赵长卿昏迷了两日两夜,才醒来。
一睁眼,霁哥儿憔悴清瘦黯淡的脸孔映入眼帘。赵氏哭的双眼红肿,小小的桐哥儿也守在床榻边,怯生生地张口喊祖母。
赵长卿张了张嘴,声音虚弱沙哑:“桐哥儿别怕。”
桐哥儿还小,不懂什么生离死别。他只知道,这两天娘哭了好多回,爹也在床榻边落过泪。祖母一直躺在床榻上,怎么叫喊都不醒。
现在祖母醒了,应该就好了吧!
桐哥儿声音稚嫩地问道:“祖母,你不会死了吧!”
赵氏和霁哥儿一起变色,齐声呵斥:“桐哥儿,不得胡言乱语。”
赵长卿将口中的苦涩咽下去,挤出笑容道:“祖母不会死,祖母要好好活着,看桐哥儿长大成人,娶妻成家呢!”
霁哥儿低声对妻子说道:“我和母妃单独待会儿。”
赵氏点点头,擦了眼泪,将桐哥儿带了出去。
母子两个四目对视。看着消瘦苍老的赵长卿,霁哥儿红了眼睛,哽咽着喊了一声:“母妃,你别再自责内疚,也别再这般折腾自己的身体了。”
这两日两夜,赵长卿昏迷不醒。霁哥儿一直守在床榻边,曾经的雄图壮志和野心勃勃都被抛诸脑后,被流放至江城的痛苦和彷徨也顾不上了,满心祈求亲娘能熬过这一劫。
赵长卿得的是心病。
母子两个都很清楚。
赵长卿勉力冲霁哥儿笑了笑:“好,我一定好好将养,尽快好起来。”
霁哥儿用袖子擦了眼泪,命人将熬好的药端来,亲自喂赵长卿一口一口喝下。
苦涩的汤药一入口,赵长卿便觉反胃作呕,强忍着没吭声,将汤药尽数喝了下去。霁哥儿这才松了一口气。
大夫说了,只要母妃还能喝进汤药,便还有好转的希望。否则,就得准备后事了……
这口气还没松完,就见赵长卿面色一白,神色扭曲,哇啦一声,汤药吐了个干干净净。被褥上一片片褐色的药汁,其中还有触目惊心的一抹鲜红色。
霁哥儿心里倏忽一沉,脸色惨白,仿佛跌落了万丈深渊。
守在一旁的两个大夫,各自拧紧眉头,神色凝重地对视一眼。不敢在此时多说什么,忙抢到床榻边来,为鲁王妃施针救治。
……
赵氏惊闻婆婆再次昏迷的噩耗,眼前一阵天旋地转。她抱着桐哥儿进了屋子里,在床榻边哭了起来。
霁哥儿木然地坐着,面色比昏迷的亲娘还要难看。
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就在此时,一个亲兵神色匆忙地进来禀报:“启禀殿下,军营里送来急报。一伙山匪下山了,正冲着江城县而来。”
霁哥儿再悲痛,也得打起精神来:“传我命令,府里留下一百亲兵,其余人等随我去军营。”
赵氏六神无主,满目热泪。
桐哥儿被紧张凝滞的气氛吓到了,扭着身子哭闹起来:“爹,你别走,我要爹……”
赵氏紧紧抱着儿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躺在床榻上生死不知的亲娘,嚎啕痛哭的妻儿。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霁哥儿。可他身为驻军指挥使,便得担负起责任,领兵击退山匪,保护江城县的百姓。否则,他还有何颜面立于天地?
霁哥儿沙哑着嗓子叮嘱妻子一声:“我不知何时能回来,你一定要照顾好母妃和桐哥儿。”
说完,不忍也不敢再看妻儿亲娘,头也不回地迈步离开。
……
江城县闹山匪由来已久。这些山匪,平日躲在深山里,和各村各寨的蛮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年里总要下山两三回。
山匪们人数并不多,约在几百之数,一个个身强力壮,十分凶悍。
论人数论战力,驻军还剩的几百士兵比山匪强一些。只是,驻军里的士兵在几年里损伤颇重,没什么斗志。新来的指挥使进军营没几日,还没来得及动手整顿军营,亲娘就重病不起。紧接着,山匪就来了。
好在霁哥儿带来的亲兵皆是精锐,能以一当十。
霁哥儿领着亲兵赶到军营,再召集所有能上马拿刀的士兵,迎击山匪。
情势危急,容不得霁哥儿害怕或惊惧,只能不停地挥刀杀匪徒。这一仗,打了小半日,才将山匪全数击退。
山匪们死伤不少,霁哥儿领兵虽占了上风,也折损了不少人手。
霁哥儿有心领兵追击,被心腹们拦了下来。
所谓穷寇莫追。世子初来江城,还没摸清山匪们的情形,岂能轻易涉险!
霁哥儿经过这一仗,心里的阴郁痛苦烦闷倒是散去了一些。不管如何,日子总得过下去。再痛苦也得撑着,再难熬也得熬下去。
打完了这一仗,还有许多善后之事要忙。霁哥儿身为指挥使,实在无暇分身。直至第五日才得了空闲,回了家中。
万幸赵长卿熬了过来,勉强能喝进汤药,也能吃些稀粥了。
大夫当
>>>点击查看《六宫凤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