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下,百姓们和商客们,内心深处的需求。同样,要理性的去判断他们的这些需求,那些是真正有利于大家的,那些是存在私信的。
长此以往,这海港府内的百姓需要什么,你心里就都有数。
你只需要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想要做一个好官,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这国家,像是一个大酒楼,皇帝像是东家,相国像是掌柜,汉城里的官员们像是后厨,你们这些在外的官员,就相当于是店小二。
而这酒楼里,真正的客人,却是百姓。你明白吗?”
杨延嗣的声音,平淡无奇。但是他的话,却犹如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颠覆了谢韬内心存在了二十多年的世界观。
“王……王上……”
“咕嘟……”
“王上,您说笑吧?按照您的意思,咱们这些官员,甚至皇族,都是在为百姓服务?”
杨延嗣摊开手,“不然呢?”
谢韬咬了咬牙,沉声道:“不可能的,当官的,是官老爷,天生比百姓高一头。咱们是帮百姓做主的人,不是服务百姓的。”
杨延嗣摇头一笑,“如果这天下间没有百姓,你到谁面前去高一头?还有,帮百姓做主和服务百姓,有区别吗?
在我看来,就是名号不同而已。”
“这……”
谢韬想反驳,很想大声的反驳。
他想告诉杨延嗣,在大宋,官员就是人上人。百姓们只是地里刨食的下贱胚子。
可是,这话他不敢说出来。
因为,他一旦说出来,就违背了南国基本法的第二条。
人生而平等,不分高低贵贱。
瞧着谢韬沉默不语,杨延嗣也没有再继续追着他讨论问题。
杨延嗣品了品桌上的茶水,待到谢韬冷静下来以后,才继续开口,“刚才咱们聊过了,险些误了正事。此次传你过来,就是想了解一下,港澳码头的是商人,围困在府衙门口,究竟所为何事?”
谢韬抱拳道:“臣正要向王上禀报此事,前些日子,王大人,从辽国置换了不少辽地汉民,运回了咱们南国。
这些辽地的汉民,进入咱们南国后,就受到了王上的厚赐。
这些商人们看到了以后,心里就有了一些想法……”
“什么想法?”
谢韬沉吟道:“其一,商人们跑到衙门里询问,他们想加入南国籍贯,不知道有什么条件。会不会也像是辽地汉民一样,得到一百一十一亩的良田。
其二,商人们通过王大人的事情,发现了一条商机。他们想把南国的粮食运到辽国去,然后换一些辽地汉民,再运回来。他们想知道,我南国有没有收购这些汉民的意向。”
杨延嗣用食指敲打着眉心,所有所思,“很聪明的一个计划……”
“怎么讲?”谢韬疑惑。
杨延嗣笑道:“首先,在目前的时代,大多商人都是以家族形式存在了。能出国行商的,家族产业就更加庞大,人口就更加繁多。
如果他们在家中挑选个成千人,入驻到我南国,加入了南国户籍。拿到了一百一十一亩良田。那么他们手里的良田,就能迅速的积累成千上万亩。
其次,辽地缺粮,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他们把粮食运送到辽地去,自然能够轻而易举的换到相应的辽地汉民。
这些汉民被他们拯救出了火坑,自然对他们唯命是从。
到时候这些汉民们得到了田地赏赐,到头来还是成为了这些商人的囊中之物。
商人们不仅把辽地汉民的卖身钱赚了,还赚到了他们的土地。
这简直就是一个一举两得的计划。”
谢韬闻言,咬牙切齿道:“这些商人真奸猾,咱们应该想个办法,挫一挫他们的奸计。”
杨延嗣缓缓摇头,“人家没偷没抢,凭本事和智力赚钱,赚的合情合理的。依照我南国的律法,人家只要交纳够了商税,咱们还的保护他们。”
谢韬不甘道:“岂有此理,难道就看着他们大赚特赚吗?”
杨延嗣莞尔一笑,“不急不急,这不是还没答应他们,他们还没赚到吗?”
谢韬沉声道:“可是属下看王上的意思,似乎是有答应他们的想法。”
“这都被你看出来了?”
“王上,您就别取笑臣了。”
杨延嗣眯起眼,低声道:“这件事,肯定是没办法阻止的,有这些商人们加入,王明诚的压力也会轻一些。而且我南国国民的数量也能迅速的扩充。
此事不仅不能阻止,还的鼓励。
只不过他们想出的那个类似土地兼并的小手段,应该想办法给克制一下。
嗯……”
杨延嗣低头,沉思了起来。
怎样在不压制商人们积极性的情况下,制约他们暗中谋划的土地兼并呢?
杨
>>>点击查看《丰碑杨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