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内部环境复杂,哪怕有丰星提供的航线,青衣也不敢大意,从一开始就放慢速度,以低倍光速飞进航线。
经过九个小时的连续飞行,长戈号总算在第四行星附近脱出超光速,青衣马上把主屏幕一分为三,分别显示第三、第四和第五行星。
三颗行星都有非常明显的殖民特征,但众人立刻确定第四行星就是丰星——丰星上空有个非常显眼的非同步轨道环!
大家只是听说过这玩意,还从来没人亲眼看过。
在秦虎的印象里,轨道环分成两种,一种是同步轨道环,另一种是非同步轨道环。
顾名思义,同步轨道环必须建设在同步轨道,殖民星的体积和质量都不会太小,因而同步轨道环的高度动辄数万公里,有工程量大,施工时间长,特别耗费材料、必须建造在赤道上空等诸多缺陷。
但同步轨道环的优点同样明显,那就是相对地面位置固定,可以把轨道电梯的地面端安置在地面的固定位置。
非同步轨道环的优点在于轨道不必固定在某个高度,施工相对简单,工程难度相对较低,缺点是轨道环必须绕行星旋转,拥有足够的速度并且定期维护,才能保证轨道环的高度。
它的缺点是地面端不能固定,必须悬浮在空中,跟随轨道环同步运动,轨道环的高度越低,运动的速度就越快,必须靠飞行器才能解决交通问题。
而且地面端悬空对轨道环的强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反重力设备减轻重量。
综合来看,还是非同步轨道环的难度更高。
秦虎发现第四行得的轨道环并没有旋转,不过他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人类早就掌握了反重力技术,在轨道环上用一用难道非常困难么?
正是因为有这个轨道环,大家才不约而同地确定第四行星就是丰星——不管哪个星系,都是优先建设最早的殖民星,等这颗殖民星发展的差不多了,才有时间和精力开发第二殖民星。
丰星这里也不可能例外,所以第四行星一定是丰星。
除了非同步轨道环,丰星本身也非常有特点,这颗行星没有大片的海域,数个特别大的湖泊分散在行星各处,湖与湖之间由蜿蜒江河连接,看起来有一种特别的感触。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颗行星很少看到山脉和高原,反倒是大片的平原随处可见,哪怕不放大画面,也能看到平原上一片片整齐的田地,可以想象,每到秋天,这里的丰收将是多么喜人的景象。
秦虎突然明白这里为什么叫做丰星。
丰星的城市不多,而且都在赤道附近,每一座城市都有一部轨道电梯直通外空,看起来特别有规律,充满了秩序的美感。
想必殖民舰队刚到这里的时候,就做好了丰星的建设规划,否则丰星不会是眼前这副模样。
随即秦虎的目光落到了第三行星。
他不知道这颗行星原本是什么模样,但殖民舰队既然选择丰星落脚,那么第三行星肯定不是那种特别适合殖民的行星,必定是丰星发展起来之后,花了大力气改造行星环境,才渐渐变得适合殖民。
第三行星的海洋面积就比较大了,但秦虎只是扫了一眼,目光就落到第三行星外空——那里有几段还没连接在一起的轨道环,可以确定,第三行星的轨道环正在建设之中,却因为某种原因为不得不停工。
不用想也知道,九成九是因为这场战争。
再看第五行星,那里根本没有轨道环的影子,只有几部孤零零的轨道电梯。
只看基建水平,就能将三颗行星的开发顺序一目了然。
等大伙把三颗行星的情况看得差不多了,长戈号也飞近了第四行星。
距离远的时候还看不大清楚,飞近了才发现,轨道环附近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飞船,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圆的扁的,各种外形应有尽有,就好像不把飞船的外形设计出一点花样就不算飞船似的。
轨道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向外的凸起的平台,那些飞船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平台一侧,静悄悄地等着。
平台上的的闸门每隔一段时间就开启一回,每当闸门开启,排在最前面的飞船就会缓缓飞进去。
与此同时,平台另一侧的闸门也会打开,另一艘飞船会从那里起飞离开。
所有的一切秩序井然,看不到分毫混乱。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平台居然是轨道环上的空港!
长戈号的正前方也有这样一个空港,但是与其他空港不同,这里空荡荡的一艘飞船都没有。
直至看到平台上的军徽,大家才意识到这里是一处军港。
嗯,丰星联盟和敌人的战事可不缓和,这里没有战舰是正常,有战舰才叫奇怪。
长戈号飞近空港,海伦再度出现:“欢迎各位,请贵舰从二号闸门进港,联络官已经在二号船坞等待各位。”
“非常感谢。”青衣言简意赅。
长戈号按海伦的指引飞近军港
>>>点击查看《永不沉没的星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