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身挥洒过心血和汗水的动动服,把比赛获得的奖牌小心奕奕地锁进抽屉里,在母亲责备的目光和痛哭声中,他接过父亲使用过的犁耙上路了,这一年他十八岁。
一个星期后,教练见他还没有归队,便亲自来家里看望他,并耐心地劝他回去,王晓军以母亲身体不好需要有人照顾为由谢绝了教练的一番好意,教练见他主意已定,丢下两百块钱遗憾地走了。
后来,老村长见他家生活困难就安排他在村里的学校当代课老师,每个月发给100元代课费,他一边教书一边种地,空闲时,就在院子里挂起一个沙袋打打拳,教村里的学生练练武术,生活过得还挺充实。起初的日子,他满足于这样的生活,可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年,家里的生活并没因他的回来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每天和其它村民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种单调而机械的生活。有时候,当他在田里犁田时,看到厂里的工人去上班,职工的孩子骑着自行车去上学的情景,总免不了有一丝丝遗憾和难解的惆怅,他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何时是个尽头,他益发的感到一种难言的失落,他开始变得迷茫了,甚至有些后悔自己当初的冲动和选择,他多想重新回到武术队,可一看到母亲那日渐苍老的身影,况且他作为家里的老大,家庭的重担自然而然地要落在他的肩上,是家里不可或缺的主要劳动力,残酷的现实让他别无选择,他只能放弃这些美好的理想,像死去的父亲一样用自己的双手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谱写着千年不变的同一首歌。站在理想与现实的交叉路口,他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当他实在无法排解心中的郁闷时,就学着少林寺的和尚,剃了个光头,每天苦练武术来宣泄内心的愁闷,在拳打脚踢之后会有一种脱胎换骨、酣畅林立的兑变,让他暂时忘掉眼前的困境和种种不如意,精神上的失落暂时被肉体上的劳累所替代,为了忘记那些辉煌的过去,他利用放牛的时间读了一本又一本武侠小说和各种文学作品,在这个被誉为‘成人童话‘的虚拟世界里,他常常忘记现实的存在,仿佛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一个理想的精神驿站,武侠小说和文学作品的熏陶使他树立起一个正义与邪恶、是与非分明、疾恶如仇、愤世嫉俗的精神世界观。这些爱好成了他重要的精神支柱,陪伴他渡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
>>>点击查看《血色誓言之我是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