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上古开始,三皇五帝争于天下,及至大禹建立夏朝,自此始开家天下之源。夏、商传至周,五霸争强、七雄并起,至于秦王嬴政,扫平天下、肃清环宇,乃称始皇帝。强秦传至二世,朝廷横征暴敛,天下民不聊生,陈涉、吴广揭竿而起,刘邦、项羽楚汉相争,汉太祖刘邦斩蛇起义,一统江山。后来王莽乱政,幸赖光武神武,中兴汉室。乃至后汉三国时期,天下大乱,曹操、袁绍、刘表、袁术、孙权、刘备、刘璋、公孙瓒、马腾、韩遂、张鲁等诸侯并起,最后三国相争,晋武皇帝司马炎篡魏自立,伐蜀灭吴,终成统一。晋惠皇帝司马衷痴呆无能,致使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司马睿偏安一隅,此乃是南北朝之始。宋、齐、梁、陈虽以正统自居,但终究是半壁江山,北朝传至北周,杨坚建立大隋,南渡长江统一华夏。隋朝末年,李密、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李渊等各路诸侯并起,最终唐太宗皇帝李世民助其父定鼎天下,方有这大唐盛世。
大唐建国以来,先是隐太子与太宗争皇位,引发了玄武门之变,后来加上武氏乱政唐朝虽是盛世,却也饱经政乱。及至武后末年,宰相张柬之联合几位大臣冲入皇宫逼武曌退位,乃使大唐得以复辟,中宗之末,韦后乱政,毒杀天子,幸玄宗皇帝与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一党,扶睿宗即位,后来玄宗皇帝开创开元之治,及至天宝年间,玄宗懈怠,乃使安史之乱爆发,安史之乱虽未使大唐亡国,却深深撼动了统治根基,自唐肃宗以后,代宗传德宗,德宗传顺宗,顺宗传宪宗,宪宗传穆宗,穆宗传敬宗,敬宗之后大权尽落于宦官之手,直至朱温摄政才彻底清除宦官之乱,敬宗传武宗,武宗传文宗,文宗传懿宗,懿宗传僖宗,僖宗传昭宗,昭宗传哀帝。其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权臣党争、腐败加剧等问题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唐朝虽然一直延续到天祐四年,却早已名存实亡。
大中十三年八月,唐宣宗皇帝李忱旧病复发,为了治疗疾病,不去服药,反令人炼制丹药,服了丹药病不见好反而愈加严重,宣宗以为定是药量不够,所以一下子服下去一瓶丹药,却因服药过量而毒发驾崩。宦官迎立宣宗长子李漼即位,是为唐懿宗。这一日,唐懿宗端坐在朝堂之上,宰相夏侯孜出班奏曰:“启禀陛下,浙东盐贩裘甫聚众造反,已经攻占了象山,明州观察使郑祶德上表请求朝廷发兵援助。”懿宗闻言,言道:“区区刁民而已,令衢州、婺州、明州、台州几处官兵将其剿灭就是了,不足为虑。”原来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情况严重,各地暗自招兵买马扩充实力,朝廷难以支付起巨大的军费支出,只得加重地税,更进一步加重了盐茶酒等的税收,致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各地藩镇又私自扩充土地,导致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广大农民流离失所。裘甫出身于穷苦农民之家,早年以贩私盐为生,见此情形,便在本村纠集了数百名农民聚众起义,攻占象山。次年正月,屡败明州城官兵,进逼剡县,众至数千人。二月,大败浙东*于三溪,百姓纷至投奔,队伍增加到三万人。裘甫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建元罗平大聚资粮,购良工,治器械,声振中原。三月,义军分兵攻打衢、婺、明、台等州,夺取唐兴、上虞,随后又向东南沿海地区发展。浙东官兵屡战屡败,唐廷急调前安南都护王式为浙东观察使,统领诸道兵前往镇压。义军又北上余姚,杀县丞和县尉,东破慈溪,进占奉化,抵达宁海,杀掉县令而占据之。裘甫面对义军蓬勃发展的有利形势,没有采纳副将刘郃提出的迅速攻取越州,沿浙江筑垒拒守,伺机向外扩展的正确方略,而犹豫不决,坐失良机。四月,王式率兵进屯越州,旋即分兵两路向东、南方向齐进。起义军连战皆败,失掉宁海城,于宁海西南的南陈馆又丧失万余人,沿天台山黄罕岭向西北方向逃遁。六月,起义军退守郯城。王式率官军集中兵力攻城,不惜起用龙陂监的牧马,借助吐蕃、回鹘的数百名骑手轮番进攻,三天交战八十三次,裘甫、刘睢等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斩。起义军将领刘从简率五百人突围后,亦在大兰山战败被杀,至此,裘甫义军全部失败。裘甫起义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却是唐末农民起义的开始。
唐懿宗在平定裘甫之乱之后,大为欢喜,在大明宫中摆下酒宴,正在饮宴之间,忽得报本地百姓在城外山上发现一块石碑,唐懿宗颇为惊讶,令人将石碑抬到殿上,众人看去,只见石碑上刻着四句话:
唐祚二九,帝传廿一;祸从东起,黄王乱国;晋阳天子,扫平中原;河北兄弟,鼎定江山。
唐懿宗问道:“此石碑来自何处?”军士答道:“据百姓所言,前日本来天气晴朗,刚过午时,忽然天上阴云密布,只听得一声雷响,此石碑从天而降,随后乌云散开,天色复晴。”众人闻言皆大惊,唐懿宗仔细看了半天不解其文字涵义,言道:“既如此,此必是天降之言。众位爱卿,何人可为朕解答其中涵义?”宰相崔彦昭起身言道:“以臣只见,此预言所言应是指的大唐开国的第二百九十载,帝位传到第二十一世,东方发生乱事,黄姓之人和王姓之人祸乱国家。我朝高祖皇帝起于太原,因此‘晋阳天子’
>>>点击查看《五代风云录之元哲先生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