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秦时小说家 > 秦时小说家目录 > 第五百九十六章 孔雀之国(第一更)(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秦时小说家 第五百九十六章 孔雀之国(第一更)(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面对身怀飞骑令的陌生之人,诸位军将虽有迟疑,但此事也不算秘密,是故,并未隐瞒,看着另一侧区域浑身异象包裹的尊者,轻声与之。

    这位从远地而来的尊者,实力超凡,连军中的鲁勾践大侠都不是其对手,扬言其修为更在当年的中山夫子之上,引得上将军重视不已。

    “他是谁?”

    秦国此次攻赵的领军主将有三人,上将军蒙武、王翦、道武真君,其内,唯有道武真君以武道超凡闻名,据自己所得消息,其人的修为很有可能已经破入玄关。

    否则根本不可能在数年前就轻易镇杀中山夫子,再加上道家玄功的底蕴,怕是整个诸夏内,能够拦阻其的少之又少。

    那赤足光头之人虽也不错,但贸然前往军中,可是要惹上麻烦的,面对武真君,败了也就罢了,若是胜了,估计整个李牧军中都会成为焦点。

    “尊者乃是从数月之前从西域一路走过来的他国修者,听鲁勾践大侠曾言,似乎是什么……孔雀之国,具体的我等也是不清楚。”

    “尊者武道超凡,被上将军留在军中,以为重用,近些时日,这里流传有狼神出没,尊者便是前来了。”

    对于孔雀之国这个名字,军将也是诧异无比,当然,鲁勾践大侠也说了,这是翻译过来的文字,如果是尊者己身所在之国的文字,怕不一定是这个意思。

    看着四周那仍未离去的群狼,虽然仍旧体态凶猛,但凶眸深处,已然隐隐生出一缕自然祥和之意,狼嚎不存,就那般随意的在大地上行走。

    “世尊垂帘,你便为如来加持。”

    脚下九品金色莲花虚影轮转,通体上下卍字金光沉浮,单手之下,那狼神已经恢复正常的人形体态,不复双手双脚行走。

    那赤足关头男子双手合十,深深对着面前而立的男子一礼,随后,身躯微转,步步生莲,立于军将的头顶,再次颔首,身化流光而去。

    咻!

    在那光头离去之后,屋檐之上,似乎得了某种好处的狼神,也纵身一跃,仅仅跟随远去,观此,黑衣斗篷男子冷哼一声。

    不多时,一行人便尽皆离开这处区域,前往边军大营之内。

    而与此同时的数十里之外,历经多日紧赶慢赶的宫廷执事韩仓,终于携带大量的粮草辎重到达李牧大军之内,一行人被拦阻在军营外,被面前的军令司马盘查许久。

    终究还是将韩仓放入军中幕府,如此一观,已然可显边军对于韩仓的冷落轻蔑,饶是如此,一袭锦衣贵袍装束的韩仓也没有半点不快。

    此次前来李牧军中,乃是为了假父所谋,只要假父所谋功成,到时,任凭李牧再如何跋扈,也只是他们手中一颗生死掌控的棋子,一路之上,面上笑意不住绽放。

    手持王书,也算是在幕府军帐等来了李牧的接见,天色昏暗,军营之内,灯火通明,远居塞在,寒冷之气扩散,军帐之内,也入火炉而立,倒是令体弱的韩仓浑身颤抖不已。

    “大执事夤夜前来,莫不大王有要事吩咐?”

    李牧散发布袍,不着甲胄,连军中最为寻常温热的马奶酒也不上,两侧的军将更是冷眼看向韩仓,瞅着那位不男不女之人,全无半点阳刚,真是心中翻滚。

    “上将军说笑了,此行韩仓不过是来送粮草辎重的,素来听闻上将军历来与匈奴、东胡对战,多有大胜,建信君敬佩,韩仓也是如此。”

    “前来的路上,建信君更是有言,有意建议大王擢升上将军为赵国大将军,非上将军,怕是如今的赵国之内,也无人可以担此重任。”

    韩仓轻轻一笑,轻细的声音流转,有些似女子的清脆,不复男子豪迈多矣,慢条细理,拱手姿态妖娆的对着李牧一礼。

    赵国大将军!

    那是统帅整个赵国所有兵马、军将,乃至上将军的军中最高职位,迥异秦国国尉,却更是拥有实权,多年来,赵国之内,一直没有出现大将军人选。

    “哈哈,李牧历来驻守云中,功劳不显,焉得可以为赵国大将军,况且,今日廉颇上将军领军,当比李牧更有资格。”

    “李牧只愿能够令赵国边境安稳无虞便可!”

    上将军李牧,为将数十年,年岁比起廉颇小上不少,虽如此,也已经奔至中年,体态魁梧,尽管散发布袍,仍旧隐隐可见那一双明亮如光之眸。

    端坐在幕府军帐上首,听着韩仓之言,神色平静而应,纵有轻笑,也听不出有太多的情绪夹杂。

    “上将军忠君之心,朝野上下尽知,建信君亦是佩服不已,所以,对于边军所求,无不满足。”

    “只是,据韩仓所知,边军驻地一直在云中、平阴之地,何以现在大军出现在平邑,莫不是大将军无王令而下,擅至调兵?”

    从邯郸出来以后,一路之上,将此行目的流散路途之中,以彰显大王、假父对于李牧的重视,或许李牧不会领情,但他们该做还是应该做。

    一次不行,那就两次,只要李牧仍旧听从王令调遣,便可无忧。然,思忖此
>>>点击查看《秦时小说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