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 人人自带偏差眼镜:社会心理学揭示的思维盲点 > 人人自带偏差眼镜:社会心理学揭示的思维盲点目录 > 第一章 人人自带偏差眼镜:社会心理学揭示的思维盲点 第 11 节 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人际交往(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人人自带偏差眼镜:社会心理学揭示的思维盲点 第一章 人人自带偏差眼镜:社会心理学揭示的思维盲点 第 11 节 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人际交往(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在最后一讲里,我和大家聊聊关于人际吸引的话题——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如何让别人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有一个愿望,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接纳、认可,被别人欢迎,被别人喜欢。有可能你有某个心仪的对象,希望对方对你青眼有加,也可能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人的爱慕之情,只是单纯的希望在生活中,大家会对你高看一眼。

    关于如何成为一个受到别人欢迎的人,这一点在心理学里面其实有很多的研究。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吸引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很多东西不用研究,其实大家也能够猜到,比如说颜值,这是一个决定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一个人长得比较帅气,或者比较漂亮,那么大家就会自然而然的想亲近他,与她建立比较好的关系,就像俗话所说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的一种本能,虽然说起来很无奈,但也没有办法。

    但除了这种先天的外表的条件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可以让别人更加喜欢你?答案当然是有。除了这种本能的因为外表而产生的吸引之外,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也会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而且这个事儿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

    研究发现,获得吸引力的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经常让对方见到你,这一点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屡见效应」。

    所谓屡见效应,意思是说,事物不管是人还是东西物件,甚至可能是一些抽象的符号,只要我们反复的见到它,多看几次,我们自然的就会产生一种喜爱之情。最早的有一项很经典的研究,这是一个美国的心理学家,在美国人里面做了一个实验,当时呢他给这些美国人找来了一些汉字,因为这些人本身是不认识汉字的,所以对他们来说,这些汉字只是一些无意义的符号,然后呢,他就把其中的一些这个汉字让老外们反复去看,每一次都要看一段时间,并且出现好几次。

    之后呢,再让他们给这些汉字打分,说你更喜欢这些汉字中的哪一个。结果就发现,这个汉字之前被看的越多,被试们就越喜欢。那前面说的,因为他们本身是美国人,并不认识汉字,所以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些无意义的中性的符号,但是这些无意义的中性的符号经过反复的出现,越来越熟悉,自然的就会产生更喜爱的感觉。

    「屡见效应」的原理,在人身上也同样适用。如果一个人你总是能够见到他,反复地见到他,经常和他打交道,虽然在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人就是只是一个非常一般的认识的人而已,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但是随着交往的频率增加,见的次数越来越多之后,自然就会感到越来越熟悉,跟对方的相处会越来越舒服。

    当然,如果你是在追求暗恋对象,最后是不是能走到日久生情的程度,那还取决于很多其他的因素。这种因为反复的接触而导致的熟悉性,至少可以成为双方人际关系的一个起点。

    如果你想通过单纯的反复出现,就吸引一个人,捕获一个人的心,那还是很难的。除了这种浅层的交往之外,两个人之间还需要一些更深入的一些互动。这种互动具体是什么呢?

    很多时候大家可能会有一种想法:我喜欢这个人,我想跟他拉近关系,那我尽量的就去帮助他,为他做事。比如说送他东西,或者帮他去干活这样的事情,那有些人经常有疑问,为什么我付出的越多,对方好像越反感我呢?「帮助」这件事可能不像大家想的那么简单。你对别人很好,别人会对你有所感激,但是这种感激未必就会变成一种他对你的好感,可能你越帮助他,他反而会觉得越愧疚、越不自在,甚至会觉得,你是在用欠人情债的方法来操控他。此外,如果你总是对一个人好,对方也许会渐渐习惯,把这件事当成理所当然。

    那么,还有什么样的互动可以拉近我们和别人的关系?怎么能够让对方对你关注,对你产生好感?最好的办法,其实不是你为他做事,而是让他为你做事。在生活中你可能会遇到一些小事,可以请求对方帮助你做。对于这种举手之劳,如果对方对你不是很反感,一般也不太会拒绝。这种做法也只是拉近关系的起点,并不是经营关系的长久之计,变成「伸手党」是无法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

    所谓起点,就是给对方一个了解你的入口。一旦对方真的帮你做了事,他的认知就会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什么样的变化呢?就像我们在前面讲过的,人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对于「他帮助了你」这件事,对方会不自觉地提问:「我为什么要帮他呢?」最直接的解释就是,「因为他是个好人!」如果一开始他对你的印象不太好,却在你的请求下帮助了你,对方就会陷入自相矛盾、认知失调的境地。为了避免这种矛盾,他会在下意识里改变自己对你的态度,说服自己,让自己相信你是一个有吸引力的人,值得被帮助。

    许多人在生活中其实已经用到了这个原理。比如,美国国父,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回忆录中提到,他曾经有一位政敌,总是和他做对。为了把他争取过来,富兰克林想了个办法:他听说这个政敌的图书馆里有一本非
>>>点击查看《人人自带偏差眼镜:社会心理学揭示的思维盲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