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炳锡,自称「世界头号冰毒之王」,与谭晓林、刘招华在上世纪末被公安部禁毒局列为必抓的三大毒枭。陈炳锡虽然在三大毒枭里最不出名,却是名副其实的大佬,因为他掌握着一个广东连接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区的庞大毒品地下销售网络。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禁毒史上有三个里程碑式的大案:1992 年,云南平远街大规模武装扫毒;1999 年,广东「7·28」冰毒大案;2013 年,广东陆丰「中国制毒第一村」博社村雷霆扫毒。
这三个禁毒大案之所以被称为里程碑式,原因是缴获的毒品、毒资数目非常巨大,全世界都罕见。它们原本没有什么关联,却因大毒枭陈炳锡的存在,有了千丝万缕的串联。
平远街是陈炳锡早期进货的渠道,因为只有那里才有金三角走私过来的高纯度四号海洛因,且不用担心被抓。尽管如此,他每次也只能赚点辛苦钱,利润少得可怜。
1992 年,平远街大大小小毒贩被一锅端,失去四号海洛因货源的陈炳锡,开始把重心放在冰毒上,但最初也只是个二道贩子,还要比之前承担更大的交易风险,这让他萌发自己制作的念头。
冰毒制作虽然不同于海洛因,可以人工合成,但需要一定的技术,很长一段时间,陈炳锡地下制毒作坊生产出来的冰毒惨不忍睹,用刘招华的话来说,比屎还难看。
1998 年,陈炳锡结识刘招华,两人臭味相投,一个出钱,一个出技术,合作生产高纯度冰毒,也由此引发整个潮汕地区制贩「冰毒」潮,为陆丰「中国制毒第一村」的诞生埋下伏笔。
1999 年,中国警方根据王牌卧底老田提供的线索,跟踪一批谭晓林从缅甸发到广东的海洛因,在收货仓库意外缴获 11.08 吨高纯度冰毒(即「7·28」冰毒大案),主人正是陈炳锡和刘招华。
随后,警方又在广东普宁缴获冰毒 1.28 吨,总数量升至 12.36 吨,刷新当时的世界纪录,直到现在都没有打破。「7·28」冰毒大案曝光后,连国际禁毒组织都发来贺电,赞扬中国禁毒工作取得卓越成效。
然而,国际禁毒组织的贺电并没有让中国警方感到高兴,因为「7·28」冰毒大案背后的主犯,谭晓林、陈炳锡和刘招华三大毒枭(关系如上图)虽然已经查明,但一直没有落网。
「社会贤达」陈炳锡的贩毒之路
1956 年,陈炳锡出生于广东普宁市流沙镇赤水村一户人家,他对原生家庭的印象就是两个字——「贫穷」,全家挤在不足 15 平方米的小平房,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在那个普遍吃不饱饭的苦难年代,陈炳锡母亲隔三差五就会领着几个孩子去村里的兴德寺乞讨,里面的和尚看他们可怜,只要还有点口粮,就会接济一下。后来谈及这段经历时,陈炳锡总是心怀感激地说道:「他们(和尚)对我很好」。
由于贫穷,陈炳锡连初中都没读完,辍学之后便在家务农。十五六岁开始跑江湖做小生意,那时的他经常骑着一辆破烂不堪的自行车,走街串巷叫卖鸡、鸭、狗等。
24 岁那年,陈炳锡结了婚,老婆是小他 5 岁,家境相对较好,颇有几分姿色的同村女子陈宝玉。两人婚后感情谈不上非常好,但在制毒、贩毒,以及逃亡、落网的路上都是「夫唱妇随」。
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陈炳锡财运连连,通过承包村里的斗笠厂、服装厂,赚了不少钱,成为远近闻名的有钱人家。随后,他在普宁市买了两套房和两个商铺,搬离赤水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在普宁市,陈炳锡还经营过贩卖观赏鱼的鸿发水族馆,后来做了几年中药材生意,都赚了不少钱。或许是贫穷痛入骨髓,或许是欲壑难填,他并不满足现状,仍然在苦苦追寻能让自己飞黄腾达的事业。
上世纪 90 年代初,作为商埠重镇的普宁(服装、布料、中药材等十大专业市场所在地),物流渠道非常发达,于是迅
>>>点击查看《真实黑历史:毒枭和他们的邪恶帝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