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
天地黎明交替之时,有刑察司值夜弟兄带着宫里宦官,找上晋安。
宦官是代宫里传来一道口谕,宣神武侯,刑察司指挥使兼三司司监,今日早朝面圣,与百官共同商议祭祖大典的诸多细节。
这次是传达口谕,没有圣旨,省去了李胖子代晋安接圣旨的过程。
晋安眉梢微微一挑,表现出微讶表情:“早朝找百官商议祭祖大典,可是祭祖大典时间已经确定下来?”
嘴角没有一根胡子的老宦官,笑着点头:“不愧是断案如神的神武侯,一直深受圣上器重,神武侯说得没错,正是祭祖大典时间已经确定下来了。”
“国师刚回京,就为圣上劳心劳力挑选祭祖大典的黄道吉日,圣上体恤国师,与国师挑灯一夜未眠,时间刚确定下来,我们立马出宫通知京城百官。”
晋安问:“选在哪天黄道吉日?”
宦官答:“二月初九。”
“神武侯记得穿上官府上早朝,祭祖大典那日关乎圣上安危,需要三司协同,一起为圣上排忧解难,神武侯牢记。”
老宦官还有其他文官武将要通知,并未多做停留,宣读完口谕后就又行色匆匆离去。
……
宦官一走,五脏道观很快再次恢复回平静。
二月初九,那天刚好是春分后的第七天,从今天算起来,距那天只剩下一个月时间了,准备很仓促。
一个月时间安排得很紧,足以看出康昭帝想进太庙,名垂青史的迫不及待了。
宦官离开五脏道观后,晋安和老道士反应各不一样。
晋安露出果然如此表情,他很早就猜到康昭帝迫不及待想举行祭祖大典,太想进皇室太庙了,新国师一回京必然会立马受到康昭帝召见,最快确定下来祭祖大典时间。
一个月世间仓促举办祭祖大典,完全符合晋安对康昭帝的评判。
老道士第一反应是立马掐指算推测黄道吉日,然后猛然一拍大腿,大呼一声妙啊。
七与九,在道教、八卦、风水里都有着很多独特寓意,有吉祥、富贵、兴旺之意,有功德圆满、九五至尊、九九归一完美之意。
并且二月初九那天也是很适合祭祀、开光的黄道吉日。
春分,是春夏交替的重要节点,刚好过了阴雨绵绵的春季,天地革新,气温回暖,白昼时间延长,有蒸蒸日上,万物复苏之吉祥寓意。又赶在谷雨之前,错开下雨最多时间,不影响到祭祖大典正常举办。
综合以上种种优点,往后再推演三四个月,都找不出比这一天更好的黄道吉日了。
如果康昭帝真想急着把自己金身立进太庙,二月初九,就是康昭帝在近期的唯一选择了。
一旦错过,就要再等半年了。
“皇室祭祖大典可是大事,是举国盛事,新国师刚回京就连夜确定祭祖大典时间…再加上现在这个多事之秋的节骨眼,老道我心里头总感觉七上八下,很不踏实,希望是老道我担心多余了。”
末了,老道士低声嘀咕一句:“这么着急定下祭祖大典时间,也不知是康昭帝迫不及待,还是新国师迫不及待……”
晋安眸中闪过精芒,若有所思。
……
……
当晋安上完早朝,乘坐狴犴马车返回刑察司的时候,已经是快到巳时了,一个上午已经过去一半。
这半个上午他刑察司什么公务都没有处理,光听着那些白发稀疏,没剩几颗好牙的文官们,对祭祖大典上的繁冗礼节争吵不休。
今天没有吵出结果,明天他还要继续上早朝听这些老文官们争吵。
“晋安道长,今天早朝结果怎么样,我看你跟其他朝中大臣都是巳时才出来,你们一直商讨祭祖大典到现在吗?”李胖子边驾车边忍不住好奇的询问。
像祭祖大典这么大的事,李胖子怎么会错过凑热闹,他今天又自告奋勇给晋安当起兼职车夫了。
听了一上午的满朝文官口水仗,晋安感觉比他围剿不老山几天几夜还难熬,身心俱疲,坐在马车里的他,随便应付几句李胖子的好奇心。
李胖子继续好奇追问:“我在等晋安道长你出来的时候,还看到了熟悉的玉京金阙、镇国寺马车,今天早朝议事除了文武百官,玉京金阙、镇国寺、天师府也都在场?”
“嗯。”晋安略带疲倦的嗯一声。
好奇心强的李胖子,并未关注到这些细节,还在兴致勃勃说着:“这样的大场面在以往都没有过,看来这次祭祖大典的规模可能会成为百年之最,注定要名留史册了。”
晋安听出了李胖子的言外之意,百年之最,意思是祭祖大典,享进太庙,在皇室里是隆重大事,比康昭帝在位时间长的帝王很多,都自觉功绩平平,不配享进太庙。
康恒帝在位时间比康昭帝长,且是第一位武道人仙帝王,有开天辟地之先例,足以配进太庙,但就连康恒帝都没有在太庙立金身。
“我在宫外
>>>点击查看《白骨大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