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应该结合比尔?盖茨与李嘉诚的路集中几乎全部的人力投入到主营产业,集中一半的财力投入到主营产业,留一半的财力做其他方面投入,容易变现且不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当主营业务出现危机时,可以通过这一块在现金流量方面给予支撑支持。”
史玉柱
这段话,让慕容风惊喜的发现,正是自己近期不断思考事业该如何继续发展的一个最好解答!
慕容风在最初答应了王小芬的邀请,参加《创业中国》电视选拔活动,担任评委之时,绝不会想到这一决定将会对他的人生和事业带来怎样深远的影响!
且不说他从无数创业者身上感受到的那种激情和梦想,也不说这个节目的播出给他个人的名气带来的巨大提升。
最大的收获,是在节目中,在赛场内。
当慕容风坐在嘉宾评委席上,听着作为主评委的三位中国商界最具影响力的领袖级企业家对36强选手进行提问和点评。他仿佛感觉自己不是评委团中的一员,而是如同站在PK台上的那些选手一样,被主评委们的每一个犀利、直指要害的问题所震撼,继而警醒,为什么我之前没有想到这一点?
每一个问题后面,都深藏着这几位主评委们凝练多年的商业智慧。
在被他们风趣的话语打动之余,每一个在场的人都顺着他们的思路,清晰看到了那些被点评的选手项目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隐形,但却非常重要的问题,仿佛这些问题就一直清晰的摆在那里,只是你之前没有看见而已。
这是一种经历过创业和守业中无数次地困难、磨砺、失败和总结之后,才凝练出的眼光和智慧。
慕容风不禁想感谢这个节目,竟然他们在这样的场合,慷慨的通过点评的方式,将这一宝贵的思路和智慧分享给每一个创业选手。和在场地其他人。
“赚钱模式越来越多说明你没有模式、最优秀地模式往往是最简单地东西。”
“做战略最忌讳地是面面俱到。一定要记住重点突破。所有地资源在一点突破。才有可能赢。”
“小企业有大地胸怀。大企业要讲小地细节地东西。”
“任何一个成功地企业都不是策划出来地。而是踏踏实实地产品、服务和体系做出来地。”
“人在成功地时候是学不到东西地。成功时候做地报告你别听全是假地。只有失败总结教训才是深刻地。才是真地。”
“如果没有价格上地优势与技术上地绝对优势。千万不要进入红海市场。否则你会必输无疑!”
“所谓人才,就是你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做成了;你再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又做成了……”
这一句句经典的语录,在不断地激起热烈的掌声之余。让参赛的36强选手们都深深受益。
慕容风领悟的更多,因为他不光是个投资人,同时也是个创业者。企业的老板。
很多商业道理慕容风在往日的工作中也有所感悟,但并没有像这些优秀企业家那样深刻的总结并形成理论。
而且,他们对商业运营中细节的把握能力更是妙到巅峰。
这些年来,*着充足的资金和选择对了合适地人选,慕容风旗下的各公司基本上发展都非常顺利,虽然会有些小问题,但都不是根本性的,能决定企业生死的大问题。
要资金有资金,要人才有人才。慕容风的事业顺风顺水的一路走来。
所以,他并没有这几个身经无数坎坷的企业家们对创业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有那么多切身的体味和看穿迷雾直指问题本质地能力。
虽然慕容风作为评委,也能很快地看到某个项目或者某个人的优缺点,可对于具体运营中很多细节地问题,他却没有那么敏锐的判断力。
举个例子,当点评某个连锁项目中,如果是慕容风问,最多会问到目前连锁店竞争优势在那里,销售额。销售比例,预期发展目标,融资后如何花钱等等。
可作为主评委的企业家问,却会细致到如何去寻找到目标消费群?如何去控制那些加盟店和管理店长、企业的管理手册和营销手册,团队内骨干的持股比例等。
慕容风坐在一旁,细细的琢磨主评委们提出每一个问题背后的思路,甚至他们提每一个问题的顺序,都似乎有种妙不可言的商业逻辑在里面,在帮助创业者理顺公司每一步发展中将要面临到的问题和需要重点关注的核心点。
慕容风再结合自己在长江EMBA中学习到的商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结合自己旗下几个公司中的实际情况。时刻都有种豁然开朗的顿悟感觉。
这是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
这时,顺利晋级36强的郝良。作为32号选手最后登场。
慕容风看到他,不觉展开一丝微笑,这个选手从他第一次面试开始,就感觉他是个很优秀的创业者,有着创业的激情,也能够踏踏实实的稳健做事。
如今他果然也一路走到了3强,希望他能够走的更远!
“郝良,
>>>点击查看《悠然人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