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 焦雄屏大师电影品鉴:洞察人和人性 > 焦雄屏大师电影品鉴:洞察人和人性目录 > 章节目录 第 23 节 《一一》| 书写都会:美学多义性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焦雄屏大师电影品鉴:洞察人和人性 章节目录 第 23 节 《一一》| 书写都会:美学多义性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短导语:

    台北都会的人生传奇

    本集你将听到:

    《一一》中的台北之美

    焦点评论:

    ●  杨德昌都用不同的手段为台北绘图。威权的台北、繁荣的台北、势利的台北、没落的台北、混乱无序的台北,而其中更以《一一》都会人生的史诗的台北更为突出。事实上,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台北都会,已与世界各大都市无分轩轾,就像旅馆窗户看出去的日本东京建筑,只除了偶尔会有圆山大饭店这种威权时代产物。

    ●  《一一》的生命中充满无奈,屋外、车外不断流转的影像,象征生命绵绵不息,生而复始,人生故事不需要戏剧性的结尾、激烈的手段,或者奇观是的转折,如《青梅竹马》、《恐怖份子》那样逼视我们思考或正视困境,杨德昌邀观众静静看台北这个城市,用流动的交通工具,钢筋高楼大厦,玻璃帷幕和新兴科技架设起,圈起疏离挣扎的各种个人,并将希望寄托在「那想知道并让别人知道真相」的下一代。

    ●  杨德昌绘画般的美学构图一直就直追黑泽明。除了用景框构图,景框中之景框,以及建筑线条材质,如镜子与玻璃的特色来说故事,增加角色和情境意义外,其音画分离或声音先行,造成意义暧昧,甚至反讽的隐喻效果。

    ●  人生的命题都是重叠的意境,这些听起来很多枝节紊乱,但是透过杨德昌精巧的构筑,使这些都会人复杂而矛盾的人际关系,内里暗潮汹涌,外表却波澜不惊。整体绵绵展开,没有突兀或不顺之处,看来非常舒服。

    电影画外音:

    ●  白先勇的「台北人」

    白先勇在1960年代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总集称为「台北人」。像《金大班》、《尹雪艳》、《一把青》、《花桥荣记》等小说,把大陆上海、桂林等处外省人随国民政府迁移台湾的生活,做了戏剧性的反影。

    ●  台湾的「新电影」运动

    指 20 世纪 80 年代台湾青年电影艺术家的电影革新运动,追求现实主义与人文主义,代表人物杨德昌、侯孝贤等,该运动是台湾战后一代新的文化精神的形象体现。

    相关影片:

    ●  海滩的一天  (1983)

    ●  青梅竹马  (1985)

    ●  独立时代  (1994)

    ●  麻将  (1996)
>>>点击查看《焦雄屏大师电影品鉴:洞察人和人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