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晓把所有东西置办齐全,再去市场购买灌汤包的食材,还准备了其他馅料,准备明天一早出去卖包子。
回到家已是半个下午,王晓晓拿出购买的食材开始忙活,剁肉馅,熬皮冻,用面粉发老酵,准备明天用。
以灌汤包为主,其他馅料的包子少做一点,先看看哪种包子好卖,以后好卖的就多做一些。
翌日,王晓晓四点起床,在厨房里忙活了一阵,刘云起来帮忙烧火,刘奶奶听见动静,也跟着起来帮忙收拾。
把所有东西收拾好,这时天才微微亮,王晓晓骑上三轮车带着刘奶奶就出门了。
小桐和刘云要跟着去,王晓晓没同意,主要是担心他们的安全,加上他们身体不好,现在一早一晚天气凉容易生病。
而刘奶奶是本地人,她熟悉这一带的情况,今天又是第一天上街买包子,王晓晓打算明天也不让刘奶奶来,太辛苦了。
按照刘奶奶的意思,他们来到最大的农贸市场门口摆摊,这里买菜买肉进进出出的人不少。
王晓晓把三轮车上面的东西搬下来,搭好桌子凳子,开大火蒸包子,有两屉包子是在家蒸好的,万事具备,只等食客上门。
幸好这个时代城管执法不严格,如果是她上辈子那些城管,没一会就会来赶她走。
王晓晓看了一眼,前面一排都是买早餐的铺面,有几家面馆,还有两家包子摊位,也是搭几张桌子做生意,每家都有不少人在那吃早餐。
有不少人从王晓晓的摊位前经过,大都是往农贸市场里面走,他们看一眼就走了,有些人是去市场买菜,有些是去吃早餐。
王晓晓开始大声吆喝叫卖:“灌汤包,好吃的灌汤包,这是祖传秘方熬制出来的灌汤包,快来品尝,大家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有了上次卖包子的经验,如今熟门熟路,王晓晓手上忙活着,便开始大声叫卖。自己做广告宣传,自己就是汤包的形象代言人。
有谚云“酒香不怕巷子深”,而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酒香也怕巷子深。
一个产品要想在市场生存,进而想发展得更好,需要做的很多,但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这就是广告的力量。
王晓晓知道上辈子那些世界知名品牌,可口可乐长期投放各类广告,还有苹果、格力、脑白金……哪一个在广告上不是重投入,哪一个离开了广告强有力的支撑?
“灌汤包?”
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灌汤包,也有人听说过,那些高档酒店里面有这种包子卖,不是人人都吃得起,有些人停下脚步,看了一会,又转身走了,没有一个人上前购买。
刘奶奶有些着急,赶紧跟着吆喝:“灌汤包,大家快来品尝,这是最好吃的灌汤包,祖传秘方熬制的灌汤包,吃了一回想二回……”
这样一吆喝,有几个路人便停下脚步,见王晓晓和刘奶奶两人白衣白帽白围裙,戴着口罩,干净整洁,其中有人质疑道:“祖传秘方熬制的灌汤包?嘴有两张片,说话不费力,包子不就是包子味,还能做出海鲜味来?”
王晓晓道:“是不是吹牛,好不好吃,来尝尝不就知道了?”
这时,蒸笼里面的包子大火蒸有十分钟,也差不多熟了,宝塔顶上一阵阵香气随风四溢。
揭开蒸笼盖子,那种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那包子的香味儿伴着淡邈的蒸汽萦绕在整个市场上空,很多人闻着这味道停下了脚步,看着白白胖胖的大包子,真有点想流口水了。
王晓晓夹出两个汤包放在盘子里,当着众人用筷子把包子分开两半,包子里面浓香的汁液顿时漫溢出来,在阳光下泛出点点的油光,包子里面的肉馅焦黄脆嫩。
很多人忍不住吞了吞口水,有人问道:“这包子多少钱一个?”
王晓晓知道省城的物价和工价都比山区高一些,加上灌汤包工艺流程复杂,馅料做起来比较麻烦,所以灌汤包的价格,比起其他包子价位定得稍微高点。
“做灌汤包比起其他包子多很多工序,这包子个头大,馅料新鲜,三毛个,不贵。还有其他馅料的包子,二毛一个,你们可以任意选择。我可以打保票,不好吃不要钱!”
本来有些嫌贵的人,听她这样说,也没有说话了。
一个老大爷在这看了好一会,他本来就是个吃货,闻着香味忍不住吧唧了几下嘴,开口道:“姑娘,给我来两个!”
有老大爷带头,后面有几个人上前购买,不过,都是要灌汤包。其他包子经常吃,这灌汤包还没有品尝过,所以要买来尝尝味道。
王晓晓把包子装在盘里,端上桌,刘奶奶问那些人要不要稀粥,有人要,赶紧端一碗粥放在顾客面前。
吃过灌汤包的食客不停的说好吃好吃,路过的人听说灌汤包好吃,也赶紧过来买两个包子加一碗粥,就两张桌子坐不下几个人,有些人买上几个包子提着就走了。
王晓晓一边大火蒸包子,一边赶紧做包子,这边还要卖包子,刘奶奶帮忙打杂,两人忙得
>>>点击查看《重生八零小农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