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朱由检创建报纸还有一个目的,为了以后的改革。
取消士绅阶级特权,这是朱由检一定要做的,而也必定会遭到士绅阶级的反扑!
士绅们仗着读书有功名,控制着乡野、控制着舆论,必然会煽动没有见识的百姓和朝廷对抗!
很多居住在乡野的百姓,只知道租给他们地种的士绅老爷,根本不知道皇帝是谁,很容易被士绅用小恩小惠煽动。
而创办报纸可以掌握舆论,使得天下百姓明白很多事情的真相,知道剥削压迫他们的不是皇帝,而是士绅!这样他们才不会跟着士绅反对自己。
总而言之,就是通过报纸开启民智,使得天下百姓再也不受士绅读书人愚弄!
当然,一旦皇家百姓报在各地发售,士绅们也必然能很快得知其中利害,明白报纸的威力,必然会争相效仿,自己创建报纸和皇家百姓报打擂台。
而那也是朱由检所乐意看到的,因为只有报纸足够多,开启民智才会足够迅速,等到时机成熟,再随便以有关国家安全为由,设立监管结构,制定监管制度,把所有报纸纳入监管,凡是违抗监管制度,一律抄没改为官办!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便是皇家百姓报创办都需要一定时间,非一日所能做到。
不过,曹化淳的翻转北京舆论的办法到时可以先试行一下,最起码可以改变朝堂的被动局面。
......
下午时分,通政司送进宫很多奏疏,这些都是内阁处理过,交由宫里披红盖印。
朱由检现在已经不会再把所有奏疏都看一遍,都亲自披阅。而是由司礼监几位秉笔太监按照各自负责的一块进行披红,比较重要的奏疏朱由检才会亲自批阅。
而现在,一大堆奏疏摆在龙案上,足足有十几本之多,都是弹劾福建总兵李彦直残杀举人灭门之事。
看到这些弹劾奏疏时,朱由检冷笑了起来。
该来的终于要来了!
于是传旨,以身体不适为由,取消第二天朝会,各项事情由内阁商议处置,把结果交由御览。
不是朱由检逃避,而是要等着事情发酵翻转。
当日夜晚,一队队锦衣卫密探消失在北京城的大小街道中,数以百计的说书人、唱大鼓的、唱曲的民间艺人纷纷被抓,被押入锦衣卫秘密据点。
不需要动大刑,只要稍稍威吓,这些人都很快招供,他们说唱的有关李将军、黄玉郎的评书、戏曲,皆是受人指使。无外乎有人把写好的评书戏曲交给他们,再给些银两,让他们在酒馆茶楼里传唱。
对那些指使者,锦衣卫也没有动手,只是记下他们名字,都是一些秀才举人监生之类的读书人。
对这些民间艺人,也没有怎么惩罚,只是给了他们一个粗制滥造的册子,让他们次日按照册子传唱。若是不答应,哼哼哼......
册子是内书房太监们用了一两个时辰编造,根据李彦直等人送入宫中的奏疏改变,讲述了李彦直越海击败红毛鬼、解救苯港汉人,然后得知阴谋,带兵返回厦门剿灭勾结海盗红毛鬼的士绅黄峥的英雄事迹。
因为时间紧任务急,太监们写的评书剧本很粗糙,戏曲更是连韵律都不讲,看的这些民间艺人直牙疼。无奈之下,他们只能熬夜润色改写。
虽然是被逼着传唱,但好歹不能砸了自己招牌不是?
第二天,同福酒店,老客们惬意的喝着酒,准备再听一遍黄玉郎大战倭国公主的风流韵事,然而等到说书先生上台,他们突然发现,听得评书的内容变了。人物还是原来的人物,李将军和黄玉郎黄公子都在,但是双方的人设陡然改变。
风流无双的黄公子变成了穷凶极恶勾结红毛鬼海盗的恶贼,残忍无耻的李将军则成了为民除害的英雄!
相对于《黄玉郎探海沉冤录》,这个叫做《李将军斩鬼除奸》的评书更加曲折,故事更加离奇,只是少了很多风月描写。
卧槽,这怎么回事?说书人的嘴巴一张一合,怎么全他么变了!
“黄公子不是帮着乡亲们赚钱的义士吗?怎么成了勾结红毛鬼的奸贼了?”当时便有客人不忿,怒问说书人怎么回事。毕竟黄公子虽然结局有点惨,但其风流多金还是很让人羡慕的,已经有了不少粉丝。
说书人胆怯的看了一眼扮作小二的便衣锦衣卫,一摊手,尴笑道:“俺也是昨天才听说,黄玉郎竟然不是好人,李公子才是大英雄。诸位你们听我说,这李公子可不简单,他是武进士出身,英俊潇洒文武双全,曾经带兵平定福王谋逆,又随陛下远征陕北,抚定流民之乱。
对了,你们不知道,李公子也是一个风流的人,其在陕北时,遇到过一个奇女子名叫红娘子,这红娘子貌美如花武功高强,却是跑江湖的出身,有劣绅贪其美貌,要强纳为小妾,红娘子不肯,带着几个弟兄杀官造反,李公子亲自带着禁卫军征讨,却和红娘子一见钟情......”
无奈之下,说书人又紧急编了起来。
说书
>>>点击查看《陛下因何造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