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妙手生春 > 妙手生春目录 > 章节目录 71.虚席以待(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妙手生春 章节目录 71.虚席以待(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的饭菜都吃着不顺。你要再不回来,公子先不说,我们这就不好过了。”

    “回来了回来了,以后我不会再乱跑了,我先去准备午后要用的点心,省得您这满面愁容地看着我都替您觉得揪心。”姚海棠笑着在水槽里洗了手,然后抹净了进厨房,穿上袍子后就备食材做点心。

    既然这么久没见了,一回来首先要做的就是赶紧做顿好吃的,一是犒劳自己,二是安抚杜敬璋的胃。她一边做着,一边心里不免有些高兴:“你不能没有我,你的胃口更不能没有我啊!”

    征服一个人首先要征服他的胃,这句话不知道谁说的,真是哲理。心情倍好的姚海棠并没有感觉到任何异样,当然她刚回来,也还来不及感觉到有什么不同。(再看清楚啊,这里姚海棠在做点心,而杜敬玱和杜敬璋在院子里说话,所以下一章才会说点心做好了。)

    与此同时,杜敬玱已经和杜敬璋一道进了院子里,坐定后杜敬玱笑说道:“我可是帮你把厨娘找回来了,四哥怎么也得好好谢谢我啊!这姑娘初一看有点儿像当年见过的姚姑娘,记得似乎叫海棠来着……”

    “海棠……”这四个字一从嘴里出来时,杜敬璋就似是浮光掠影地记起一些东西,他自来不记一些不需要记住的人和事,比如当初在驿馆外遇到的姚海棠,于他而言就是不需要记的。

    他并没能想起驿馆里的姑娘,不过司珍坊放还四字很容易让他联想起一些事来,比如六王爷要做什么,想做什么,就已经是一目了然了。

    见杜敬璋有些疑惑,杜敬玱还以为他是忘了这事:“三年前归京,是九哥去领我回来的,那时下雨在亭里我不听四哥的话,跑着进了亭里,那时候和我一起跑进去的正是姚海棠,四哥可是不记得了吧!”

    海棠,海棠……杜敬璋越念着这两个字,就越觉得眼熟,似乎有些很陌生的片段自脑海里出来,却又模糊看不清具体细节一样:“怎么忽然说起她来了。”

    压低了声音,杜敬玱说:“我这不是看着像嘛,对了,四哥,我刚从六王京邸归来,你那厨娘是被‘请’去修四仪八方台的,四哥园子里有这么个人,却浪费在厨房里,不觉得可惜了吗?”

    “她是太平院的人,既然出来了,又选择到我羽翼下安稳渡日,你就不要打她的主意了。这世上可以走的路千千万万,这一条确实是捷径,但来得快的去得快,你是宁可辛苦得来安稳坐,还是安稳得来辛苦守?”从一开始起,杜敬璋就没有把四仪八方台放在眼里,国之为器以治为本,而不是依靠于一个虚无的“国器”来维持江山平稳、天下安宁。

    闻言,杜敬玱连连摆手:“四哥不要以为我是在跟你要她,既然有了太平院,又有四哥帮我,我也不是庸材,难道还需要走这条捷径。再说,父皇是自来不信谣言之说,这一点四哥和父皇最相似,虽然准了朝廷里大臣们修四仪八方台的奏章,但谁修好了谁继位,这一点父皇从来没有应过。”

    对这番话杜敬璋听了还是满意的,想了想道:“祖母寿辰一过,会派你去沧河一带,河工和修河堤、河道的银子你自带去,不再经过层层分拨,在银钱上该省的一钱也不能多花,该花的一钱也别省。河道上多年克扣河工月饷,你去了先把该付的付清了,余下的事你觉得怎么做那就看你的本事,但有一条必需记住——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别管你不擅长的事,别做你没把握的决定,多看、多听、多问、多学!”

    “知道了四哥,百姓维艰,从前我不懂,现在总是懂了,凡我子民皆应珍视。”隐姓埋名这一段时间,杜敬玱吃了不少苦,所谓“有生皆苦”四个字他现在是彻底领悟到了。

    点了点头,杜敬璋又说道:“父亲那里,不要急于表现什么,只要相信父亲是手眼通天的,不管你做了什么他都看得到。既然你懂了,那就凡事从心,自然是不会出错的。”

    应了一声,杜敬玱凑近了些说:“四哥,听说皇祖母在寿辰宴上替邀了不少闺秀,到时候要不要我帮四哥一块儿参详参详!”

    “我看倒不是我该成亲了,是你该成亲了,在那张位子没人继承之前,我不会成婚,这样比较省心。”还是那句话,一个没有妻妾、子嗣的嫡长子,在宗室眼里会减不少分。

    “四哥,你不用这样……”杜敬玱以为他是顾虑自己,怕自己觉得不安心。

    低低笑出声来,杜敬璋说:“想得到就需要做出一些牺牲,祖母的寿辰上还是我帮你参详吧!”

    在些牺牲是承大位才需要牺牲的,而这些东西杜敬璋不愿意拿来做交换,冥冥中总觉得有个人在那儿,好像是必需留出空位来的,虚席以待正是如此……
>>>点击查看《妙手生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