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另外,巧云绣坊的管事,先前亲自来了一趟,说是姑娘吩咐人做的棉袄、棉裤已全部完工。”
刘稻香不由笑道:“我姐姐手下的绣娘手脚真快,这才多久啊?”
“是姑娘的要求不高,即不必做工太精致,又不必绣花缝衣襟,只要棉絮铺得厚实,做得结实耐穿即可。”罗姑姑心里很欣慰,自己跟了个做事有原则的好主子。
“回头,你叫人把衣袄拉回来再发给那些伤兵,我这就去爷爷那里。”
刘稻香稍微收拾了一下,只带了青梅去了前院的南书房。
她去的时候,刘正信正与自己的下属商议事,刘稻香便去了偏厅稍坐片刻,待得刘正信打发下人来请,她才又去了书房,给刘正信请过安,又自个儿落了座。
刘正信对她的一举一动很满意,那种刻入骨子里的贵女风范,若不了解她的人,定会以为她生来就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
“听说你最近很忙?”
“嗯,娘亲管的事儿多了,又担心我不会主持中馈,便手把手的教着我,罗姑姑也在一旁看着,若是有漏了,或是我做得不好的地方,都会一一指出来纠正。”
所以,刘稻香时常在心中吐槽,幸亏自己这辈子就只嫁这么一次,要是多来得几次,她不死也得脱三寸厚皮。
“哈哈,听你娘说过,你说管家太累,只是生在富贵之家,这些事都是注定了的,你瞧着是累,可知,这一个若大的府里,要养活多少下人,若放这些人归去老家,还不知会饿死多少人,朝廷主张官员多养些下人,也不过是好叫这些人有个好的遮风避雨之所。”
刘稻香突然明白,刘正信这是在说与自己听,并不是说富贵人家想少养下人就可以少养下人,但凡入朝为官的,都有配额,根据官位品级而定。
“孙女明白了,对了,听罗姑姑说,爷爷把人手都准备好了?”
“嗯,多是些伤了手,或是行走不便的,你那牧场即要人放牧,也必要人喂养或是斩草之类的,我问过家中牧场的管事后,根据你牧场的大小而配定的人手,应该够用了。”刘正信因为这事上了折子,很得当今新皇的赞赏,又着令各家也多多收容这样的伤兵。
连带一些皇家庄子以及牧场都分去了不少。
“你这法子挺好使的,去岁遗留下来的伤兵在养好伤后,都有所归了。”刘正信虽然得了新皇的赏,但还是很忧心,每年冬边关驻守的兵将,总会有不少人再也不能留在战场了。
刘稻香想了想,又道:“爷爷,何不让朝廷组织人手教这些人种田、织布,又或是织网捕鱼,再或是木匠之类的手工艺人,何不让这些人学一技之长,再为大朝效力?”
“哦,你想说的是?”刘正信心里隐隐有些想法。
“我听小舅舅曾提过,西域胜产美酒、羊毛织毯、各色宝石,而海外喜大周的丝绸、茶叶、瓷器,能换来大量的海味以及珍珠等物,爷爷何不上奏朝廷,让这些伤兵最终归到朝廷开办的织布坊,茶叶作坊,又或是瓷器作坊之类,这些都不需要太多的力气。”
刘正信听后若有所思,半晌后方才道:“虽然近些年,皇室宗亲们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势,偷偷派了商队出海,但我大周自开国以来,就一直源用前朝律法,不曾开过海禁。”
“为什么不开呢,即可以安置这些伤兵,又能给大周带来大量的财富。”刘稻香对此很不理解。
刘正信叹了口气,答:“这些无需你操心,只要是人,都逃不过‘财帛’二字,我想,或许可以在这上头做文章。”
刘稻香之所以这般提议,是因为觉得刘正信这个亲爷爷的确是个好将帅,时常为兵将们的退路而烦忧。
“对了,你怎会生出这般想法?”
“哦,我就是瞧我小舅舅每每出海,都能赚些银子,给我带了不少海外的游记,我虽不识得那些字,但我小舅妈可能干了,总会把那些书用大周字抄写后,叫人给我捎来,孙女,因此懂得很多海外的事。”
刘稻香这个说的是大实话,不过,她之所以看得懂,是因为她比这些大周土著们多了一世记忆,也因为丁月桂的这做法,才让她没有觉得上一世的记忆是如此之——遥远!
“哦,我记得你那个小舅妈是海外之人,听说眼珠子和头发颜色都与大周人不同。”
“嗯,是的,爷爷一定有机会见到的。”刘稻香笑嘻嘻地答。
>>>点击查看《农门坏丫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