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写了起来。虽然因为小孩儿手劲不大,再加上笔太粗,写的字不太好看,但是赵崇贤看到这几个字后还是愣住了。并不是这几个字有什么,而是看到儿子用一根短棍样的东西写出了字,而不是用笔墨。
“泰儿,这是什么?”赵崇贤接过儿子手中的短棍看了起来。外边裹着一层纸,里边是一根粗黑的短棍,写字的那头被削尖了。
“碳笔,我发明的!呵呵~!”想想这时比法国那个发明者早了一两百年,说是自己发明的也不为过。
“你看,这个是笔芯,比较硬,一根笔芯可以写很长时间,粗细可以自己用刀削。就是没有模具,笔芯做得比较粗,外边的纸换成木壳就更方便了。”
赵崇贤一边听着儿子的介绍一边在纸上写了起来。虽然不习惯,字写得很难看。但这个炭笔确实能够长时间使用,不用磨墨,不用加水。携带也方便。赵崇贤越写越高兴:“泰儿,这个是用什么制成的?”
“锅底灰和粘土,还用了点儿油。”
“锅底灰?”听到儿子的话,赵崇贤一愣。这个也能用来做原料?
“本来是要用石墨或者墨烟粉的,不过叶子打听说附近没有,就用了锅底灰。”赵永泰说着有点不好意思。
“哈哈~!泰儿很聪明!走,我们去见你爷爷。”赵崇贤笑着抱起儿子就往外走。
给老爷子试用和解释清楚后,老爷子也很高兴,又赏了孙子十两银子。赵业也得了几十文。而后就把孙子两个打发出屋,与儿子商量着怎么来经营这个东西。
老爷子和父亲怎么做赵永泰就不管了,有了铅笔,他就开始琢磨做水车了。
这天下了课,赵永泰叫赵业将家里最好的张铁匠找了来。
来了之后,赵永泰就将自己画的一张钢珠轴承草图给他看。经过详细解释之后,张铁匠说可以试一试。赵永泰也就让他先做几个同样尺寸的来看看。
半个月后,张铁匠才带着四个轮轴来见他。试了一下,没有现代的好用,不过用手工锤制的这个程度已经不错了。然后让赵业将家里的孙木匠也叫了过来。叫他们两个一起做一架钢轴的水车,用轴承固定在支架上。这时张铁匠有点明白自己做了半个月的东西用来做什么了。
因为孙木匠以前做过水车,所以这次这个小型水车只用了十天就做好了。在河里进行架设的时候赵永泰就在旁边看着。毕竟这个东西虽然不大,但是对以后的计划实行影响很大。
当看到安装完成之后的小水车以远高于其他木轴水车的转速转起来后,赵永泰的心情也跟着飞扬起来。让孙木匠他们在这里看着,自己飞快地坐车回家将父亲拉了过来。
“泰儿,你这是要带我去干嘛?爹还有一大堆事要做哪。”赵崇贤被儿子匆匆忙忙拉了出来,到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爹,给你看样好东西。比炭笔好很多的东西。到了,下车。”“你看这个!”赵永泰下了车指着那个小水车说道。
“这不是个水车吗?就是小了点,有什么用?”赵崇贤看着眼前这个小水车很疑惑。
“你没发现它有什么不同吗?”赵永泰满脸期待的问道。
“除了小点儿,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同啊。”赵崇贤边嘀咕边仔细观察着,看儿子兴奋的样子这个水车应该是有什么不一样的。
“这个...”赵崇贤无意中扫了一眼远处的大水车,终于发现了这架小水车的不同,它比其它水车转得快了很多。“这个是怎么做成的?”
“哈哈!看出来了吧。我们回去再说。你们把它拆回去。”说完,又拉着父亲上了马车往回走。
“爹,你觉得照这样做个大的怎么样?”赵永泰满心高兴的问道。
“嗯,也行,这样磨面粉的速度快不少。多做几个家里可以考虑开个粮行。”赵崇贤想了想说道。看他的神情好像真是在考虑要不要加开一家粮行。
听到父亲的话赵永泰绝倒:“您就没想过用它做点儿其它的?”
“其它的?对,再加上米粉,南方人都喜欢吃米粉、米线什么的。”说着,赵崇贤笑了起来,看来真准备开个粮行了。
赵永泰直接瘫倒在车厢里。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神宗朱翊钧卒于弘德殿,年五十八,在位四十八年。九月初一,光宗朱常洛病逝,在位一月。九月初六,朱由校登基,是为熹宗,时年十五岁。
>>>点击查看《明朝贵公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