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身,要我命黄寻南下救援咸驩。
士行,你上次不是派人去九真郡探查过形势吗?你说说看,现在九真郡的情势如何”。
吕光闻言之后,出言说道:“主公,黄寻已经平定了桓家,现在正在征伐冉家的都庞城”。
吕岱闻言之后,抱怨道:“这两个家伙征伐九真郡已历七十余日,尚不能下。我在这里围攻桓冲,也不知何时才能攻破龙编,真是愁煞我也!”
这时吕光心中想到,自己在这龙编城下磨耗时间,徒劳无功,攻下龙编也只是主公的功劳而已!自己现在已经四十一岁,眼看连主公庶出的次子吕隆都因为平定罗厉之乱而被封为平越将军,自己何时才能出头。
这林邑国入侵之时,不正是自己期待已久的立功良机吗?况林邑国乃是外邦夷国,要是自己能击退林邑国,救下咸驩城,这功劳足够封为将军了吧。
想到这里之后,吕光出言说道:“主公,如今我军围攻龙编七十余日,而桓冲依然坚守城池,不见衰竭之势。我军两万大军围攻龙编,多数无益,不若遣一偏军南下救援咸驩城,击退林邑国。
待击退林邑国之后,再横扫九真不服之叛贼。率九真郡之军一起回至龙编,诸军合围,进攻桓冲。到时候桓冲闻九真郡失守,必仓惶而惊,军心俱丧,龙编可破也!”
吕岱听完吕光的这个建议之后,说道:“士行,你此言有理!与其在龙编徒费时间,不如先扫清九真之敌,而后聚合九真军合围龙编。
好,我命你率领三千军,南下救援咸驩。士行,你到九真之后,可令黄寻随你进军,归你节度。黄寻是隆儿推举的,定会从命!
戴良是九真太守,你无号令他之权,就不必理他。况戴良居然败给一桓家小儿之手,随你一起,反增累赘。有黄寻助你,应能击退林邑军。
黄寻之军略,我是知道的。你凡事可放心让他去办,勿要阻饶他行事,他定能为你带来奇效”。
吕光听主公言语之中如此看重黄寻,当下心中将黄寻视为军略大才,决心会面以后事事请教,将黄寻视之为谋主。
谈妥此事之后,吕岱当即命人去给黄寻传令,让黄寻准备随吕光去救援咸驩。吕光则直接率领三千大军南下,准备在无功与黄寻会师以后,直接救援咸驩。
正在都庞与冉家打消耗战的黄寻,得到吕岱派来的使者传令,要自己跟随吕岱手下大将吕光一起去救援咸驩。于是黄寻便立即收拢士卒,拔营撤兵回无功。
冉家见黄寻撤兵之后,欢欣鼓舞。冉汇对家主冉述说道:“家主大人,果然不出我所料!黄寻贼子只会耍弄些阴损伎俩,要进行正兵临战,其根本不行!
如今黄寻贼子退走,我冉家保卫都庞成功。当激励我冉家族人,大肆庆祝才行啊!”
冉述闻言之后,回道:“黄寻虽退,但恐复来。当下庆祝还言之过早,况我弟冉彬防守居风受吴军之威凌,我岂有欢庆之心!”
冉汇闻听此言之后,当即说道:“冉彬大人文武兼备,晓畅军略,其定会打退吴军之进犯,保居风不失!请家主大人,切勿担忧”。
冉家渡过危难,整个都庞都是一片欢腾景象。这时黄寻已经回到无功,准备迎接吕光到来。
七日之后,吕光率领三千大军到达无功,黄寻亲自在城门迎接。
吕光抵达城门之后,对黄寻行礼说道:“我受刺史大人之命,前去救援咸驩。临去之时,刺史大人嘱咐我说,黄校尉军略通达,晓行谋攻之策。要我以黄校尉为谋主,救援咸驩,驱赶蛮夷。
故我前来无功,欲与黄校尉一起南下灭贼。还请黄校尉不吝赐教,让我能驱灭蛮夷,上不复刺史大人之厚托,下亦能保咸驩百姓免遭蛮夷侵辱。还请黄校尉助我”。
黄寻听到吕光对自己如此客气,当即回应道:“吕大人切莫夸赞黄寻,寻不过略习孙、吴之学,当不得谋主之称。愿尽我平生所学,为吕大人出谋划策,救援咸驩。我已备置好宴席,为吕大人接风,请随我来”。
吕光闻言之后,立刻说道:“好,吕某却之不恭!”
黄寻将吕光让进城主府之后,请吕光上座。吕光这时毫不避让,因为吕光现在可是代表的吕岱,这种公务场合自然是当仁不让。
众人就坐之后,黄寻向吕光推荐自己手下诸将,吾彦、李开、赵达、冷全等人,一一上前与吕光敬酒。
吕光见完诸将之后,出言说道:“黄校尉帐下人才济济,果然如刺史大人所言是文武兼备之大才,不然何能有如此多的将领为黄校尉效命。
来,今日我与诸位将领首见,当一醉方休,饮胜!”
听到吕光的这番话之后,众将一起举杯回答:“饮胜!”
>>>点击查看《寻戏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