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韦德并没有急于回答,而是思忖片刻,然后表情比较严肃的侃侃而谈道:“在适当的世界军贸体系中,如果透明化的军火贸易能够不断调节对抗各方军事力量的均衡,则军火贸易的适度发展能够维持存在冲突或潜在冲突地区的和平态势,军火贸易的作用可被称为人间的天使。”
“而如果在国际军火贸易的市场博弈中,军事大国为了谋求一己利益率先采取不对称的规则,加上数量可观的黑市军火交易,则军火贸易带来的将是彼此敌意的扩展,军火输出国投放到国际军火市场上的可能是一个个潜伏的撒旦。”
“国际军火贸易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各军火生产大国为了本国利益而纷纷采取灵活的促销方式以增加其在国际军火市场中的份额,因此将国际军备控制的美好希望,寄托于某个国家或一些简单的‘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国际单边及多边协议,都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在国际利益纷争中,军火贸易大多一直是一种‘无规则的游戏’。‘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仍然是框架各个大国言行的信条。”
“从这一点来说,中国应该有自己明确的军贸战略和军贸政策。这种‘明确’的含义并不是说为了本国利益而放弃国际责任和道义,相反,作为一个不断振兴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军火贸易行动中,更多地应体现出责任、理性和自信,而不是一味的羞涩、闪避和自卑。”
李韦德洋洋洒洒的说出一番话语来,连一丝停顿犹豫也没有,而且理由充分十足,还把整个军火贸易粉饰的是正大光明理所当然,让叶兰听的是实在汗颜不已。不过撇开粉饰的成分之外,她倒也同意并且很满意李韦德的看法。
或许正是因为对李韦德这种说法的满意,叶兰也随之说道:“自我们中国在1949年建国以来,向许多国家都输出过武器。可在不同的历史时段,我们中国对外军贸的动机却不一样。中国对外军贸的动机,按历史顺序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战略型的动因,即支持邻国的正义战争。例如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柬埔寨战争中,向其中一方的武器输出是基于政治和战略考虑,目的是为了消除或减少霸权主义对中国周边的威胁。”
“二是意识形态型的动因,在文革期间,我们中国的武器输出在很大程度上受意识形态所左右,武器输出对象主要为亚、非国家或革命组织,输出的目的是支援‘世界革命’。三是经济型的动因,即以经济考虑为主的军品贸易,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际局势的缓和,中国国防资源出现了大量闲置,军转民的同时,我们中国跳出了‘不作军火商’的观念束缚,开始进军国际军火市场,赚取外汇。”
仔细聆听着叶兰的话语,李韦德认同的点点头。正是在目前以“经济型”动因为主的情况下,中**火贸易这些年来,开始逐渐走向历史的辉煌,渐渐成为军火贸易的大国。从1978年起,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国防现代化的起步,中国正式开展军火贸易,军品出口市场迅速扩大。1977到1980年左右,中国在世界军品出口国中排名第13位,而到1984和1985的最近两年,却已经跃升到第5位,仅次于美国、苏联、英国、法国。
“这岂不是意味着……”由叶兰的话和自己所知道的,李韦德忽然有了一种明悟,双目一亮,转头对叶兰笑道,“我在做军火生意,你们也在做军火生意;我的目的是金钱利润,你们的目的也是金钱利润;所经营的项目以及所图目的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一个是私人地下,一个是国家公开。既然如此,你说这些话所要表达的内在含义,就是我和中**方之间,确实是能够在军火生意上有所合作的喽?”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令人愉快。”叶兰笑意盈盈的说道。
此时的李韦德,是心中暗喜。本来他就对军火的进货来源只有驻东德苏军一个而感到不满,没想到这就自动的送上门来一个。
如果只有一个军火进货来源,肯定会让李韦德感到很被动,如果驻东德苏军那边出什么问题,他的生意就无法继续做下去了。而且驻东德苏军这个军火进货来源,所能提供的军火数量特别是武器装备的种类型号,是绝对满足不了李韦德的计划中,未来他所要发展的军火交易的规模。
况且驻东德苏军那边也只能作为三年期限的军火进货来源,三年之后就会停止了。不管是怎样,都势必要寻找其它的军火进货来源和渠道。如果有了中**方做第二个军火进货来源,会极大的缓解所面临的这些问题,也随之会极大的扩展市场空间。所以如果能够和中**方在军火生意上进行合作,那自然是极好的。
“不知我们可以进行怎样的合作?”李韦德有点迫不及待的问道。
却见叶兰摇摇头:“车上谈不起来,你还是专心驾驶你的车子吧。等到了贝鲁特,我们再找个地方来详细谈谈。”
李韦德算算路程,离贝鲁特也就还剩差不多半个小时的路程,便点头答应然后专心开起车来。由于李韦德开的这辆军用越野车,从贝鲁特到巴勒贝克时,都是跟着纳斯鲁拉的两辆车走的,所以返回途中即使
>>>点击查看《军火之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