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殷浩带着北伐军出征之后,王彪之据再也没有合过眼。不,或许可以这么说,从自己接受了朝廷的指令来到这千里之外的淮河之畔,王彪之就觉得自己再也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朝议汹汹,每个人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吵吵着北伐,万众瞩目,殷浩的身上肩负了所有江东士子和北地遗民的厚望。但是只有真正了解内情的人才会明白,这一切,远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
当年朝廷将荆州刺史的职位交付给名不见经传的桓温,只是司马氏与江东士族的一次妥协之举。如果当年的那些人能够预料到桓温有一天会壮大到让他们每日颤抖不已的地步,想来他们就绝对不会再做出当年的那一个决定。
桓温的父亲早丧,童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涯让他出人头地的心无限膨胀。当满朝上下的那些清谈之士都在交口称赞桓温为父报仇手刃仇人的义举之时,却没有想到,有一天,这个少年会举起另一把刀,就高悬在自己的头顶。
一个曾经失去过一切的人,才会对这得而复失的一切更加珍惜。当他重新得到一个机会可以出人头地的时候,他的欲望,也会比任何人都来得要疯狂。
当年,桓温冒险出兵西蜀成汉时,他紧握着马缰的双手,有没有过那一刹那的颤抖?
历史总是在人们最意想不到的时候跟人们开一个玩笑。在建康城里所有人都在嘲笑桓温的冒险之举,准备看他的笑话的时候,只有熟知桓温秉性的刘焱不这么看,他说:“桓温此去必然克蜀,因为桓温是一个精于赌博之道的人,无利不起早,没有必胜的把握,桓温是不敢贸然行动的,一旦他下定决心付之于行动,那必然有九成的把握。虽然伐蜀成功虽然是必然的,但是桓温胜利归来之后,朝廷就要玩弄于他的股掌之中了!”
很可惜,这番话并没有找到一个愿意倾听的听众。一直到三个月之后,从西蜀成汉传过来的桓温灭西蜀的捷报送达建康,才让所有准备嘲笑桓温的人闭上了嘴巴。
桓温赌赢了,这一次的赌博,他又一次押对了。
桓温灭掉了西蜀,自永嘉之乱后晋室南渡,偏安于江东一隅之后,桓温成为了第一个开疆拓土收复失地的名将。荆州、益州,桓温的势力已经占据了长江上游,实力和声望一时无俩,继王敦之后,另一个更加强大的军阀,再次崛起了。
追悔莫及也罢,长吁短叹也罢,再去后悔和抱怨都已经于事无补,什么都已经晚了。
其后桓温在荆州、益州之地养精蓄锐,多次上书要求北伐。那时候北伐是天下万众瞩目的大事,在民间和朝野之中自然有许多的人希望北伐成功,收复失地重回故土。但是荀蕤的一句话就让满朝文武叽叽喳喳的吵闹声全部平歇:
“温若复平河、洛,将何以赏之?”
一句话就停止了所有的争吵,桓温如果北伐成功收复了中原,那么我们,又要拿什么去赏赐他呢?他已经是位极人臣的大司马,除了那最后的一张椅子,我们还能给予他什么样的赏赐呢?
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之下,朝野上下统一了认识,再也没有人叫嚷着北伐了,这一次北伐的提议遂不了了之,无限期搁置。
永和五年,残暴皇帝石虎死了。中原一片大乱,冉闵与鲜卑慕容氏、氐人蒲氏、羌人姚氏在中原连年征战,北方陷入了一片战火之中。
北方终于乱了起来,瞅准时机的桓温再次上书朝廷,请求趁乱北伐。
时机的确很好,但是那只是纯粹军事上的时机,在建康城里的这些大人们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收复故土的大好时机,简直就是一场滔天大难要来了!
时机的确很好,朝廷要是连个说法都不给就是死撑着不北伐也说不过去,于是朝廷加裒为征讨大都督,督徐、兗、青、扬、豫五州诸军事,统帅三万部队径赴彭城,北方士民降附者日以千计。而此前石赵扬州刺史王浃投诚,东晋又得到了寿春这一战略要地。当时的形势对东晋十分有利,沦陷于石赵的淮南之地悉数收复,晋廷免去了肘腋之患。而且兵进淮北,前锋越过彭城,直逼黄河。晋人精神大振,朝野之间皆以为中原指日可复,只有蔡谟等数人暗自担心。
“夫能顺天而奉时,济六合于草昧,若非上哲,必由英豪。度德量力,非时贤所及。必将经营分表,疲人以逞志。才不副意,略不称心,财单力竭,智勇俱屈,此韩庐、东郭所以双毙也。”
蔡谟的担心很快就成了事实,仅仅几个月后督护王龛于代陂遭遇羯赵的两万骑兵,一败涂地。本就对北伐战战兢兢的褚裒一下子方寸大乱,仓皇退屯广陵,镇守寿春的陈逵随即也弃城而退。当时河北大乱,晋遗民二十馀万渡过黄河,来归附在大河以南活动的晋军。而晋军已退,“威势不接”,陷入四战危地的这些晋民,“皆不能自拔,死亡略尽”,酿成当时一场人间惨剧。
在朝廷一再催促之下,褚裒从广陵返回京口。这时候的他,本来就因为北伐失败而自责,在京口又听到代陂阵亡将士家属的一片哭声,惭愧、悒郁,终于于十二月病死,年四十七。
>>>点击查看《凉州大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