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时江晨他们造出来的纸,成本当然比竹简要高些,但是竹简如果自己制作,那费时费力不用说了,跟纸比起来,一本纸册,拿竹简书写,那就是上百斤都不止,用绢写,那相当于几十本纸册的价格,江晨在展厅里还把同一篇文章书写在竹简、绢帛和纸上,让文人们自己对比,给人最直观的感受。
所以,当文人士子们得知了这么好的纸后,直接就疯了,来纸铺的人每天都络绎不绝,当江晨到了纸铺看到这盛况时,知道纸这东西在大晋传播已不可逆。
而且当量越来越大,工艺越来越精湛,纸的价格只会越来越低,那时家家户户都能用纸来写字不是梦想了。
纸好了,那后面需要想办法的就是印刷术了,江晨可不想慢慢先从雕版弄起,一来就上活字,虽然活字肯定不如雕版的漂亮,但胜在简单实用又便宜,而且,现在不像宋时那样盛行雕版,都不知道雕版是什么,没有对比,自然也就不知道活字印出来是丑或漂亮了。
活字江晨从纸抄出来那天起,就让人在弄了,烧活字的陶泥配制和方法已成型,本来也不是什么难的,江晨随便指点了下,工匠们就能弄出来,现在难的是油墨的配制,这个江晨完全不知道如何弄,只大致知道油和墨这两样,配比什么的一点也不清楚,只能是让工匠不断实验,再按现代的实验方法记录好,反正纸有的是,可以让他们不断实验配方。
这两天似乎油墨的配方也差不多要弄出来了。
江晨早打好了主意,到时就印非常便宜的启蒙读物,这些读物不仅是识字的启蒙,还有就是思想的启蒙,再印一些他讲的政()治思想课的内容,夹杂在经籍诗集里,然后就是一些数理化的基础,也要印出来,总会有人对这些感兴趣,就算没人喜欢,在延安自己的学员也要学习,这些不求赚钱,只为了启蒙,江晨相信,要改变这乱世,只靠自己一个人去挣扎肯定不行,开启民智,让大家有了抗争的意识,到时才能跟着自己一起拔乱反正。
当然,这些只能是徐徐图之,不说现在的民智极度蒙昧,就说占统治地位的世家门阀们,当看到这样叛经离道的东西出现在世上,稍有些知识的马上就会明白,这些东西会是埋葬他们的锄头长镐,然后弄出这些东西的人,死得会非常难看。
陶活字烧出了几批放着,工艺上已改无可改,字体就用魏碑体,也是非常适合刻字印刷的,活铅字一时半会不想去弄他,现在就等着油墨配方完善,到时各种书籍都印一些出来,还有就是江晨打算输送到草原的佛经这些,也一并印出来,就算小亏一些,或是不赚钱,江晨也打算先从文化这方面变革一下大晋。
江晨望着纸铺的盛况感叹着,文化革晋又进了一步。
令江晨想不到的是,延安周边有些见识的一些乡民,在卖东西给延安时听到里面是教文授字的,就把自家的半大小子领到了延安,对周正说,自己家的小子也想让他们识识字,这事周正拿不了主意,只能是找了江晨把这事说了。
这当然是好事。
只是,江晨要注意的就是世家门阀们对于此事的态度。
要知道,大晋朝是个阶级极度固化的朝代,识字习文,是世家们的权利,屁民们要想识字那是难上加难,自己招了些奴隶学习,名义上是自己家仆学习,这是常态,很多门阀世家的家丁仆人也一样会教他们识字,但你招平民来识字,那就是离经叛道的事,难说就会引起高层的关注,然后世家门阀们就会因此事找麻烦。
就算江晨把这些奴隶变成了平民,自己也不敢乱宣扬,名义上延安里的那些孩子都是他的奴隶,他就是想到此点,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现在就和这些世家们正面对抗。
这与再后的朝代是完全不一样的。隋唐至宋时,平民可以识字学习,科举考上后也能做官,所以就会有私塾这些产生,私塾不仅在世家门阀里,也有针对平民的私塾,学文识字,就是给了平民一个上升的通道,而不像是魏晋时,平民想做官,机率低得发指。
前面就说过,江晨要做官,都要想办法把他挂成哪个世家分支,当时赵王司马伦是想了办法的,他权力极大,弄成这点小事简单,但能像江晨这样的大晋有几人?如果江晨还要再升,比如江统爱才,想升他,那也是还要想办法操作。
想了想,江晨只能是对周正说道:“跟他们说,如果要让孩子识字,那就要先和我签上二十年的身契,其实只要学出来,三四年后,就可以解约,到时想再继续学的,就不用解约,明里是家仆,暗里他们还是平民,随时可以脱奴籍,如果相信我,如此做了,才能招收他们。”
周正问道:“那学费呢?”
江晨笑道:“他们还拿得出什么钱出来啊?学费就算了,自带粮食当学费,交多少的粮,我们给他们兑换成票券这样,交多少自家小孩吃多少。”
江晨这样做肯定是亏了,毕竟交的只会是粮食,但吃的时候,还会有菜食,这当然不可能让乡民们再交菜吧?而且这半大小子,吃得只会更多,自家交的那点粮哪够吃?但是不交粮,乡民和小
>>>点击查看《晋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