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消息来得太过突然,殷玉瑶怔愣好半晌,方才回过神来:“你们且先起身,细细说明白。”
三人起身,面色却仍甚为焦灼:“皇上,那两人武功极高,只恐迟了,被其走脱……”
“来人!”不待他把话说完,殷玉瑶便高声喊道。
“皇上,”内侍于茂一溜儿小跑奔进,“有何吩咐?”
看见是他,殷玉瑶不由一愣:“怎么是你?”
“是这样的,方才德芳宫的掌事贾化走来,说有件事儿处理不下,把佩总管请去了,佩总管临走时,叫过奴才,让在这儿听差。”
殷玉瑶这才想起,自安宏慎去后,她一时找不到合心的人来支使,便让佩玟临时代做了内廷总管,不想这样一来,佩玟肩上的担子骤然加重,常常是顾了这头顾不得那头,却又不敢向殷玉瑶言讲,只得一味死命强撑。
“你去,”事情紧急,殷玉瑶心中虽觉不妥,但出于无奈,只得先使着这个人,“告诉殷统领,让他亲带一队禁军过去,务必拿住困在集贤馆中的凶徒。”
于茂答应一声是,转身急急火火地走了,这厢殷玉瑶方看定三人,沉声道:“到底怎么回事,说吧。”
还是先头回话那个士子,三言两语交待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却说葛新死后,实则宫内宫外,有不少人都在关注这件事的后续走向——一则葛新生前为官,清正耿介,甚为人称道;二则在集贤馆讲学时,常以道义诲人,赢得所有士子的衷心爱戴;三则无论英圣皇上还是今上,对其都倚重颇多,故此,若论威望,除了告老在家休养的洪宇,便是葛新了。
当日葛新从衙署折回集贤馆,不想半途中一个大理石花盆子砸下来,让这位饱学之士,治世干臣当场陨命——花盆子如何会出现在宫墙之上?又如何偏在葛新路过时砸下来?这事本来就甚为蹊跷,只是事发突然,人们深为葛新的骤然离世而伤痛不已,竟忽略了追查凶手,及至过后再究,除了那只摔得四分五裂,且沾满葛新鲜血的花盆子外,竟找不着半点物证,更遑论人证。
兴许是应了那句流传千古的俗话——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两个行凶者先是躲出城外,隐藏了一段时日,见城中风平浪静,又实在耐不住寂寞,故而潜回京中,在栖红楼中大摆阔气,酒酣耳热之际,不慎说溜了嘴,却被个路过厢房的士子恰好听在耳里,隔着门缝瞧清两人面容,急急离开栖红楼,去找集贤馆中众人商议。
虽说有了这么一条线儿,到底尚无实证,众人也知不能胡来,故而设了条计——买通栖红楼中头牌歌伎,在那两人再次去寻欢时,将其灌得稀醉,塞进轿中抬至当日出事的宫墙下,又着个身材面容与葛新相似的士子,作葛新打扮,立在墙下,再将两人从轿中拉出,横摆于地。
偏生天公作美,阴风惨惨,嘶呜嚎厉,两人半醉半醒间睁开眼睛,陡然见到“葛新”活生生立在眼前,纵使是亡命之徒,也不免吓出一身臭汗,当下跪在地上冲着“葛新”连连磕头乞饶……
隐伏在四围的士子们看得真切,当下义愤填膺,上前欲群殴凶徒,凶徒方才明白上当,施拳脚与众士子打斗,众士子只是读书的材料,哪里会这些硬功夫,只是仗着人多,两名凶徒又酒劲未退,渐渐将其逼入集贤馆中,拿大锁锁了门,又着人拿着棍棒守住窗户,防止贼人走脱,然后内中三人疾往明泰殿来报……
这一篇故事,听得殷玉瑶暗暗咂舌,当即也领着三人出了明泰殿,往集贤馆而去。
谁料想离集贤馆尚有一段距离,忽听得三声雷鸣般的轰响传来,殷玉瑶面色甫变,心道坏事,随即加快脚步。
转过林荫道,却见一片火光冲天,整个集贤馆浓烟滚滚,已然被彻底烧着,空气中飘散着硫磺的味道,很显然,是铁雷所致。
殷玉瑶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铁青。
集贤馆外围人头攒动,却是殷玉恒喝令众士子和兵卒们四散退开,速取水龙救火。
看这架势,不用说,即使扑灭大火,里面关着的人只怕也成了焦炭。
也就是说,葛新真正的死因,以及背后主使者,再次成为谜团,更严重的是,纵使日后弄明白谁是真凶,少了这两个犯案的活证,只怕也难以坐实罪刑。
笼在袖中的十指猛然攥紧,骨节处发出“叭叭”响声,有那么一瞬,殷玉瑶真想仰天大吼,可她到底是忍住了。
那三名年轻士子更是呆伫在地,傻愣愣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满脸难以置信——他们原以为,自己是做了件好事,眼看着便能为敬爱的老师复仇,谁料想转瞬之间,便是乾坤倾逆,不但没能治得了凶顽,反搭上他们朝夕寝宿的集贤馆。
温热泪水潸然而下,士子们忍不住都哭了……
殷玉瑶却没时间伤悲流泪,她心中那股强大的危机感,因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变得更加鲜明而迫切——
山雨欲来,风满楼。
黑云压城,城欲摧。
……
“你们,有什么要说吗?”
看着阶下满脸是
>>>点击查看《倾国红颜:大燕女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