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驰华是个对工作极为负责人的人,因此在弟弟接到调令后不久便回去了,临走给了他几块钱。李晓军在家里盼着赶快参加工作,以解决吃饭问题和婚姻问题。
方云汉也在急切地等待着报到的日子快快到来。
11月15日这一天好不容易盼来了。刚刚吃罢早饭,王博用自行车带着李晓军来到方云汉家,接着文海波带着郑子兰来了。方云汉的自行车自从被他的母亲借给他的表哥以后,再也没有音信。现在他只好向村里人借一辆国防牌的旧自行车,用它带上杜若,和那几位朋友一同往县城飞去。
太阳懒洋洋地挂在碧蓝的苍穹上,放射着温柔而煦暖的光,把人间变成了春天。田野上麦苗儿嫩得可爱。一些快活的麻雀在路旁田头的杨柳树梢上跳跃着,发出自由而愉悦的啾啾声。
三辆自行车在平展的公路上飞驰。
方云汉和杜若飞在前面,几位朋友落在后面。
“杜若,你高兴吗?”云汉兴高采烈地说。
“高兴。”杜若回答。
“我看你没有我高兴。”
“你怎么会是这种感觉呢?”
“你看人家郑子兰那几个人多快活。”方云汉说。
就在这时,文海波和郑子兰倏地从旁边窜到他俩的前面去了。
“哈哈,你们落后了!”郑子兰大声吆喝道。
接着王博和李晓军的自行车也飞到前面。
方云汉是个好胜心极强的人,也紧紧地追赶。
郑子兰自豪地唱起《草原晨曲》。
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啊草原千里滚绿浪,水肥牛羊壮。
再见吧绿色的草原,再见吧美丽的家乡,啊为了远大理想像燕子似的飞翔。
郑子兰的声音高亢有力,引得大家也和着唱了起来。歌声飘荡在蓝天上,绿色的田野上。丝丝白云下,几只灰鹰在盘桓翱翔。
这歌声令方云汉回到风华正茂的中学阶段。那时他正处在善于幻想的青春时节。虽然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使他形成了一些怪脾气,但是他毕竟是时代的青年,他无时无刻不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他羡慕那些有所作为的人物——英雄,作家,哲学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然而世事难料,他没有想到人生的道路如此曲折,大革以前和运动初期他因为个性太强就遭到了打击,后来竟然被打入监狱……
现在好了。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类带着“福”字的谚语虽然让他觉得俗气,但他对这一说法却深信不疑。他懂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道理。出狱让他摆脱了黑暗,见到了光明,是让他恢复了起码的做人的资格。这一次就不同了,虽然只是当一个代课教师,但是社会毕竟给了他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让他和他的朋友们像天上的灰鹰一样自由地展翅飞翔了。他暗暗地想象着自己站在讲台上像鲁迅一样给学生讲学的情景。是的,鲁迅、叶圣陶、朱自清这些大作家不都是教师出身吗?我要好好教学,一边教一边搞点写作练习,还要写出一部有水平的长篇小说,把我的曲折的人生经历表现出来。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飘飘然起来。
“杜若,你在想什么?”他把头往后转了一下,问道。
“没有想什么。”杜若不冷不热地回答。
“你真是扫我的雅兴啊,杜若。”云汉半开玩笑地说。
“我不会扫你的雅兴的,我是希望咱们不要过于高兴。乐极生悲呀。”
“想那么多做什么呢?人在高兴的时候,不要过多地往坏处想。人生苦恼多欢乐少呀。”云汉说,接着扯到别的话题上,故意逗杜若笑。例如说,要好好培养孩子,等第二个孩子生下来,给他取名“干部”,好让“干部”孝顺咱们。
杜若果然笑了。
进了县城,来到教育局,进了大院。这时候,吕清潭早站在办公室门口等着他们了。
吕清潭迎上来说,沈局长叫先等一等,他出去办点事马上就来。
他们进了办公室。一位文孔善面的人(好像是办公室主任)站起来迎接他们,他让他们随便地坐在靠墙的两排连椅上。
不知为什么,他们对沈洪波有些敬畏的感觉。大革前他们经常在县委大礼堂听他做报告。有一次,他讲到高尔基的事情,说高尔基是在流浪中上的大学,也成了大文豪。他讲了很多,可方云汉唯独记住了这几句话,而且受到很大影响。关于沈洪波,这一带有好多家喻户晓的传说。他是个很正义的人,只要是真理,就算丢了乌纱帽他也要坚持到底。县委有一位副书记,因为不同意自己的女儿跟一位青年教师自由恋爱,把她关起来了。沈洪波听说,火冒三丈,立刻写了一张大字报,自己亲自贴到那位副书记的办公室门口,为此得罪了那人,受到报复。大革初期,方云汉一伙起来造当权派的反,可是对沈洪波总是下不了手,因为市委也把他排在“三反分子”之列,准备重点打击——他本来是“右倾”嘛。当运动发
>>>点击查看《春晓烟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