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洛阳最近的孙坚放弃继续追击董卓的大好时机,命令部下全力救火,能救多少就多少。
孙坚虽然着急,但也无济于事,他带来的士兵太少,仓促之间有没有准备足够的灭火东西,只能眼睁睁看着大火燃烧,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宫也耐不住三天三夜的火烧,终于在焚烧声中轰然倒地,与灰烬融为一体。
就像是倾颓的汉室,落入凡尘之中。
诸侯姗姗来迟,先一步清理废墟的孙坚不屑地看了他们一眼,找到袁绍请求离开。
“文台可以离去,但是留下玉玺!”袁绍是这么回答的。
其他诸侯一听到“玉玺”二字,大惊失色,原来那玉玺自从何进死的那天晚上,便在大火之中消失不见,董卓和其他人将皇宫翻了个底朝天,都没能找到,怎么会在孙坚这里?
接下来就如同历史已经发生的那样,孙坚矢口否认,声称自己没有拿玉玺,袁绍叫出来一个人,说这个人是孙坚的部下,昨天晚上亲眼看到孙坚从井里面打捞上来玉玺。
孙坚说他不认识这个人,但袁绍依然不依不饶,说孙坚要是不交出来,就是和董卓一样的国贼,今天不要想走出这个地方!
此刻的孙坚非常想笑,他千里迢迢从长沙跋涉千里,一路征战,可以说他一个人打的仗都比整个关东联盟的还要多,他杀死的董卓士兵,更是整个联盟的好几倍。
这样的功劳,这样的能力,居然成了国贼?
他不能理解,这些在酸枣尸位素餐把酒言欢的人是怎么好意思说出这句话的。
他很想把这些话一股脑全都说出来,但现在形势比人强,他要是真的说出来,恐怕会被群起而攻之。
“我要是私藏玉玺,就让我死在乱箭之下!”
他只能赌咒发誓,想以此证明自己的清白,让其他人相信自己是无辜的。
现在人自然不会相信这套说辞,什么赌咒发誓都是假的,但汉代的人,或者说近代之前的中国人,则非常相信这一点。
于是孙坚得以脱身,带着他的百战精兵离开洛阳,不过他并没有向南走去长沙,而是继续追击董卓。
他还是希望能够将天子救出来。
其他诸侯不敢追击,只能带着手下清理洛阳,最后四散而去。
关东联盟就此瓦解!
华夏大地进入群雄割据的局面!
这一切都没能逃过密切关注着的刘焉。
这半年整个益州和刘焉掌控下的凉州都没有太大的动作,益州一直源源不断地向凉州输送物资,想要稳定这边的秩序,恢复凉州的生产。
为了解决凉州土扩民稀的情况,刘焉让益州各地组织无业游民和一些对生活不如意的人,承诺如果他们肯去凉州,能够获得远超其他人的土地,还有耕种工具。
最重要的是,两年免租!
安土重迁是中国人的特性,但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还是有不少人愿意响应刘焉的号召,尤其是一些凉州难民,他们本来就是凉州人,现在他们愿意回到故乡,到北边去,到凉州去,到政府需要他们的地方去。
数万百姓沿着几年前凉州难民南下涌入益州的道路,一路向北,在刘焉政府有效的组织之下,顺利来到了凉州,来到这片充满希望的地方。
现在的凉州已经不像当时的凉州,现在的凉州地面上见不到骸骨,这是刘焉派人专门收拾过的结果,随处可见的尸骨会让人产生不安全感,进而会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感,也就是史书上常见的“民心动荡”。
凉州地区的羌人在刘焉的统治下非常安稳,其实在东汉近二百年的历史中,请求内附的羌人数不胜数,大部分还听从朝廷的调遣,组建军队讨伐叛军,不要朝廷太多援助。
结果人家都这样了,有些官员还是不放过他们,非要克扣人家的物资,还对他们非打即骂,那人家当然不乐意了,于是加入了叛军阵营……
可以说,凉州地区羌人作乱,有很大一部分是朝廷的官员导致的。
而刘焉这边的基层干部都是从军队中表现优异的人才之中选拔,这样有个好处就是这样选拔的人才,大多数有比较刚毅的性格,而且听从指令。
不过弊端也是非常明显,时间一长,军队难免会渗透到基层,最后导致割据现象,参照安史之乱后期的藩镇。
刘焉也预见了这种情况,为了防止事情走向最坏的结果,他也准备了另外一条晋升道路。
之前刘焉就在基层开始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工作,一开始只是教人识字,后来追加了算术和羌语,也就是跟数学类似的东西,用来让人学会简单的计算。
现在过了两三年,有一些天资聪颖的人可以开始工作,专精算术的可以去当主薄,羌语说得好的,可以去担任和羌人有关的工作。
一文一武两条晋升渠道,就这样初步建成,日后还将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至于那些世家豪强的子弟,自然也是要有一条途径来参与政治,只是刘焉现在还没有想
>>>点击查看《刘焉扶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