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牛渚守将杨弘闻知徐盛起兵来攻,急忙与同军两员大将雷薄、陈兰商议。
杨弘道:“前番是我前去与严白虎结盟,不想这厮反复无常,转眼便舍弃盟约,令徐盛引兵马五千前来攻打牛渚,其势汹汹。而今秣陵又未见有甚动静,如之奈何?”
陈兰道:“杨大将不必担心,既然使者已向秣陵通报了消息,我想纪将军不久便会发兵来援。我军只须固守营寨,便可无忧。待纪将军援兵一到,前后夹击,不怕不败徐盛。”
杨弘叹道:“陈将军所言虽是,然今秣陵兵马不足一万,若出兵来援,恐严白虎将袭于后也。”
雷薄叫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徐盛若来,我军便出兵迎之,有何惧哉。”
杨弘道:“徐盛此人用兵甚为厉害,且丹阳之民风向来彪捍,如今徐盛所带五千人皆为丹阳精兵,不可小觑啊。”
陈兰道:“徐盛带来之兵虽出丹阳,然其攻下丹阳不久,所募之兵未必多加训练。以此观之,则此战实不足虑也。”
雷薄道:“陈兰兄弟此言极是,若徐盛那厮来时,杨大将只管守寨,我自与陈兰兄弟去迎战。若胜,功劳我们三人分了,若败,罪名便由我与陈兰兄弟来担当。”
杨弘忙道:“雷将军你这说的是哪里话。我看这样,待徐盛来到,你们领兵出击,胜则最好,若败,则赶快退回。我们坚守营寨,等侯秣陵救兵来援。”
雷薄、陈兰闻言皆称然。当日黄昏,徐盛军马到达牛渚,排开了队伍叫阵。杨弘在寨中见徐盛身披锁子甲,手持点纲矛,身长八尺,威风凛凛,心中不禁暗暗吃惊。旁边雷薄早大叫一声,与陈兰领一军出了寨,就寨前摆开了阵势。
两阵对圆,徐盛催马而出,举矛喝道:“袁术大逆不道,妄自尊大,尔等都是大汉子民,如何反为逆贼效命。今我大军到此,还不快快下马受降,更待何时?”
雷薄怒道:“贼子休得乱言,且吃我一刀。”纵马舞刀,直取徐盛。徐盛微微一笑,把座下马一拍,挺点钢矛便迎上。两马相交,战不十合,雷薄刀法渐乱。阵前陈兰看见,急忙飞马来相助。徐盛抖擞精神,以一敌二,丝毫不落下风。战到二十来合,徐盛大喝一声,一矛刺中了陈兰右臂,再一矛直取陈兰胸口。却被雷薄一刀劈来,死命挡住。陈兰惊出一身冷汗,忙手捂伤臂,拨马而走。雷薄独力难支,亦舍命飞逃。
徐盛把矛一举,身后五千丹阳兵便如出笼猛虎,呐喊杀出。杨弘在寨中惊得大叫:“二位将军。快撤回来,快撤回来。”
岂料雷薄、陈兰二人见丹阳兵来得快,不敢入寨,反往江边逃去。丹阳兵奋命突击,眨眼就攻打到寨前。杨弘本要等雷薄、陈兰二人入寨,因此寨门来不及关,直接就被丹阳兵一拥而入。寨中之兵早已慌乱,更不及丹阳兵之勇,一时便被杀得大败。杨弘见大势已去,无奈叫道:“罢了,罢了。”遂与亲兵自寨后逃离,朝秣陵方向而去。徐盛大军因此占据了牛渚。
……
曲阿城。
我正在府衙的后花园中练剑,有士兵来报说:“太史慈、鲍出已到城中,此时正在大厅,等候求见。”我闻言大喜,急忙放下手中的龙渊宝剑,不及擦汗,便往大厅而去。
到大厅时,早见太史慈、鲍出二人已坐在厅内候着,我大笑着走进去,口中说道:“子义、文才,别来无恙否?”
太史慈、鲍出连忙起身抱拳施礼,我笑道:“不用多礼,快请坐。”遂朝主位而去,坐好后,我问太史慈道:“刘公的丧事办得怎么样了?敬舆怎么没和你一道前来?”
太史慈道:“刘公的丧事皆已办妥,敬舆欲为其父守灵三年,故让我先来向主公禀明,还望主公成全。”
我点头道:“此乃人子之孝道,自当如此。”又问鲍出道:“文才此来,可是带来了什么好消息。”
鲍出笑道:“明公果然惠眼如炬,出确实是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我忙道:“文才快快说来。”
鲍出道:“有关陆老爷在牛渚遭明公袭击一事,今已查明,实乃孙策手下大将韩当所为。陆老爷对此深表惭愧,故而现今卫先生在吴郡所制定的政略,陆老爷都是极力支持。今日之吴郡,已是大大不同以往,民众安居乐业,周边些许毛贼,也被感化为民。吴郡几乎达到夜不闭户之状,比之中原,实在有如上界也。”
我欣慰大笑:“果如此,则真是天佑我吴郡之民也。想必此次,也是陆逊小兄弟出的力吧,真是难为他了。”
鲍出摇头道:“此一次,我家主人出的力倒不多。皆是多亏了顾雍先生一力操办此事。”
我大喜道:“顾雍先生难道已回吴郡?前番我去拜访,却不得见大贤,不想此次倒是他帮了我一大忙。”
鲍出道:“顾雍先生早闻明公爱民如子,这次帮助明公料理此事,也是为民出力。”
我点头道:“顾雍先生大才,待此间战事一了,我自当再登门造访。”
太史慈道:“我闻主公已与孙策那厮结盟
>>>点击查看《严白虎新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