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我、许攸、满宠、吕虔、太史慈、韩浩。
“大人为何虚报军情?”吕虔第一个提问,他的问题代表满宠与许攸的困惑。太史慈与韩浩目瞪口呆望着我。他俩根本猜不到八万敌军对六万守军,这个数字的水分很重。
“事在人为,即便我军只有两千部队,河内也非胜不可。”我倏地站起来,目光坚毅不拔,嘴角泛起微笑,说道:“首先要安定人心,否则流言满天飞,全郡骚乱。刚刚安顿的流民为了逃命,又会继续迁移,影响沿途县城人心惶惶。到那个时候,就算我军有十万人马也无济于事。”
经历过上次北海惨败的教训,我明白人心安定是多么可贵。北海守军将士面部的恐惧至今历历在目,那种恐怖大大削弱守军的斗志,他们没有激发出视死如归的战斗力。我这位北海的统帅第一次指挥千军万马,明显经验不足。然而北海一战,全城民众倾尽全力支持守军,让我看到民众的力量不可轻视。我们还是失败,败在缺乏谋略,败在敌众我寡,败在准备不足,败在我这个统帅没有经验。这一次站在同样风口浪尖上的我绝不能重蹈覆辙。从战前我就要精心准备,将河内军民的斗志提升到极限。因此我故意夸大其辞,让部下吃到一颗定心丸,也让他们通过宣传,稳定全郡。一场关乎河内存亡的战役打响,一场实力与心理的较量悄悄展开。
很奇怪太史慈见我的眼神充满惊喜。他兴奋地说道:“兄弟,你又让我看到当年巍然矗立北海城楼指挥千军万马的刘和!”短短一年时间,我历经多次磨难,从一个默默无闻、被人利用的杀手变成一个豪气干云的统帅,太史慈这个做义兄的也替我欣喜。
“指挥千军万马也不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子远兄。刚才你说黑山军会偷袭野王,不知有何应敌良策?”当着众人面,我毫不吝惜对许攸的赞辞。他猜想敌人会分道用兵,才智又高出众人一筹。
“主公的赞誉令人如沐春风。黑山军纵横河北,自恃骁勇,全不把官军放在眼里。他们劫掠并州,志得意满。却还贪图河内,实在画蛇添足。我有破敌良策,可叫黑山军有来无回。”
“好一个自信的许子远。有什么妙计,我愿洗耳恭听。”被许攸一句‘有来无回’激起满腔热血,我急不可耐地等候他的高见。
许攸受此赞誉顿觉给了他极大的面子,于是滔滔不绝地说道:“敌我力量悬殊。倘若黑山军集中兵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我军便无隙可寻。倘若他们分道进兵,我军就可集中主力各个击破。主公以整个河内为战场,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化守为攻,出其不意。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兵力在清水河一带出奇制胜。”
“以河内为战场,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子远真是高明!”我的手指在整个地图上划出一道圆圈,圆圈的中央正是我的根据地河内。以前我的目光凝神于某处地点,我似乎更看重战略要地的得失。但以目前的军事实力,我不得不让自己的视野更开阔。与其拘泥于某一处顽强地进行攻坚战,还不如纵横千里聪明地发起运动战。整个河内卧野千里,假如战术布置得当,两万将士可以和十几万敌人周旋。
>>>点击查看《决战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