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坚昆省统计局的调查统计,在坚昆省,普通牧民每户至少需要达到200头牲畜,才能维持最低生活,300头以上,才能维持温饱,500头以上,才算进入比较宽裕的生活条件。而事实上,虽然坚昆省的牲畜已经达到了每户200头的平均线,但这只是平均线而已,事实上,坚昆省有60%左右的农户牲畜都没有达到200头,更有20%左右的农户牲畜在100头以下,维持最低生活标准都非常困难。
随着近年对牧民的迁徙以及调查,坚昆省畜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几点:
一、传统意识与现代意识的之间的矛盾。坚昆已经并入中华帝国十多年,但直到现在,许多的坚昆牧民仍然非常迷信游牧,他们认为“游牧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创举,人类离不开牲畜,牲畜离不开游牧”,政府对牲畜品种的改良、对游牧经营方式的改革、对畜牧业实行牧场集中化、让牧民从游牧走向定居等措施,坚昆牧民一直不理解。而政府官员和部分坚昆有识之士,都知道畜牧业实现定居和集约化,是未来畜牧业最大的发展趋势,这就是普通牧民的传统意识与政府现代意识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深深的阻碍了**对坚昆畜牧业改革的进程。
二、国家对畜牧业的支出要超过畜牧业所上交的税收。坚昆畜牧业占据省内国民生产总值的80%以上,但畜牧业每年上交的地方税收不到1000万,上缴国税几乎为零。而国家每年投入坚昆省牧民迁徙、牧场建设、牧民房屋建造等项目超过1000万元,为冬季储备草料投入500多万元,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止草原沙漠化投入200多万元,为牧民子女免费入学投入300多万元。这样算下来,每年国家为坚昆畜牧业支出达2000多万,足足是坚昆畜牧业上交税收的两倍。坚昆畜牧业对坚昆省的国民经济贡献率很低,导致每年国家对畜牧业的投入远远超过其上交的税收,收入和支出严重不平衡。政府如果想通过增加税收来达到收支平衡的状态,其结果只能是进一步增加牧民的税收负担,那样很可能引发坚昆百姓的叛乱,对刚刚平定的北方草原政局不利。
三、牧场植物迅速减少,草原呈现沙漠化倾向,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在坚昆国被征服之前,色拉格草原上的畜牧业就已经差不多饱和,游牧方式带来的危害已经开始呈现,在色拉格草原西部边缘,已经有一块二十平方公里左右的草原被沙漠化,并在逐步扩大中。在坚昆国被征服,山中的牧民南迁如色拉格草原后,虽然政府已经极力阻止牧民进行游牧,劝导牧民进行定居和集约化放牧,但还是有部分牧民不听指挥,胡乱放牧。色拉格草原西部植被越来越薄,在那一块沙漠边缘,更是连一棵树都看不到,只有一些稀稀松松的牧草,等待着被黄沙淹没。如果不尽早采取预防措施,这块现在看起来比较初级,面积比较小的沙漠,很可能会迅速扩大,变成一个吞噬色拉格草原的巨兽。
四、坚昆畜牧业成为坚昆百姓贫困的“温床”。近几年的牧民迁徙和牲畜水土不服的影响,许多的农户牲畜死亡,牲畜拥有量远远低于最低生活标准所需要的数量,牧民极度贫困人口占坚昆全省人口的40%,严重拖累了坚昆全省脱贫致富的脚步。
五、各种程度的雪灾时有发生,牲畜损失巨大。因为地处北方,气候严寒,色拉格草原一年四季经常下雪,有时候大雪会连续很长时间,形成大雪灾,没有保护措施的草原牲畜经常被冻死。坚昆牧民如果继续坚持游牧的放牧方式,在牲畜保护上就要严重落后原州、西域等省份,牧民生活水平不会得到太多的提高。
六、奴隶制生活方式的影响仍然存在。坚昆国被征服后,秉承**的意见,原来的坚昆奴隶都被释放,成为了普通牧民,实行牲畜私有化,自己养活自己。虽然自己有了牲畜了,但这些原来只管干活吃饭的奴隶,很难一下子挣脱思想桎梏,自己养活自己,生活还是非常不习惯的。有那么一些奴隶变成牧民后,没有仔细规划生活,分给他们的牲畜被他们肆意宰杀或卖出去,短短几个月就挥霍一大半,等他们反应过来这样下去要被饿死,想要悬崖勒马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事实上的超级贫困人口。
在总结了坚昆省畜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后,坚昆省农业厅也给出了他们对今后坚昆省农牧业的发展规划,这些规划方案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坚昆牧民要过上现代生活,必须放弃传统的“游牧经营方式”。随着中华帝国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及一统全球的步伐,坚昆省的畜牧业势必进入世界经济圈,不能局限在坚昆省的自给自足上。在此形势下,坚昆畜牧业就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游牧经营方式上,要使畜牧业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才能跟上国家飞速发展的步伐。畜牧业必须要稳定、快速发展,而要稳定、快速,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牧草、牢固的棚圈、足够的供水,这也是提高牧民抵挡雪灾能力的唯一出路。摆脱游牧方式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要摒弃传统观念,加大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走科学放牧的道路,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只有畜牧业的经营方式得到改变,牧
>>>点击查看《一统全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