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这就叫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刘穆上午才死,下午李严的父亲就带着全家进了朱提城,不过由于刘穆的死,殷丞早就准备好的欢迎会只能取消了。殷丞和刘穆见面的时间,加起来都不到五个时辰,但作为后任以及门生,老刘头的后事肯定是由殷丞负责的了。刘穆生前就和殷丞说过,他要埋在朱提,直到殷丞实现了对自己的承诺,那时再把他迁回祖坟,不然就永远留在朱提。
当董和询问殷丞该用哪种礼仪为刘穆下葬的时候,殷丞这才知道,刘穆虽然被发配到朱提这个犄角旮旯,可他的王爵居然还在,按理说应该是依照藩王的礼仪给刘穆风光大葬,这下刘穆以前送给殷丞的贺礼可就全赔进去了。殷丞看着董和列出的各项支出只能无奈地摇头,貌似这些钱够组织一支三千人的轻骑队了,浪费啊!
刘穆出殡的那天是朱提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天,这个乡野小民哪见过真正大汉王族下葬的仪式啊,整个朱提简直就像沸腾了一般,各乡各里的老百姓都汇聚了过来,直叫殷丞万分后悔不该这么快就把朱提匪患给解决了,不然他们哪敢大老远跑来凑热闹。过一会殷丞可还得扮演孝子在刘穆的灵位前痛哭流涕,这种形象实在不雅,看来殷丞要丢大人了。
办完刘穆的后事,殷丞就正式宣布就任朱提郡守一职,巧得很,三年前的今天,正好是殷丞爬出‘棺材’重见天日的那天。近来殷丞的喜事一直不断,王煦一个月前给他生了个儿子,殷丞也算是双喜临门了。
其实在刘穆打算把朱提让给殷丞的那天起,殷丞已经开始逐渐介入朱提的日常工作了,有了这近两个月的过渡,殷丞接手朱提没遇上任何麻烦。原先的人事基本没什么大动,殷丞也派不出那么多人把朱提各个职位都重组一下,把丞、尉等几个主要职务交给自己的亲信后就算任务完成。
殷丞踌躇满志地登上了郡守的宝座,以为在自己的英明领导下,朱提肯定会在短时间内蓬勃发展起来,哪曾想董和递上的‘待决要务记略’当头就给了他一棒子,才看了不到一半,殷丞就有了下野的冲动。
朱提实在是乱得可以,刘穆当政那会儿除了朱提城附近,其它地方基本都掌握在那些盗匪的手里,现在这些盗匪被殷丞招降收编了,朱提郡立马就呈现出一片无政府状态。各地主事官员都是盗匪们任命的,肯定不能继续下去,要重新挑选出一批基层官员,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除了官员的问题,各地的现状也都很不明了,虽然十几年前的资料还在,但已经和目前的状况对不上号了。很多地方的良田已经荒芜,而以前的荒地又有不少被开垦出来,田地里拥有的耕牛有多少也都不知道,连居住的人口数量也和十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了。这些数据都需要重新统计,大量工作等着殷丞去完成,这还不算那些杂七杂八不是很紧急的事。
看完董和的记略后,殷丞想当在世青天的想法早就被他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他把所有的事情都一股脑地交给董和去处理,还美其名曰是对他绝对的放心,把个董和感动得泪流满面。
董和的工作不轻松,李严也好不了多少,收编朱提盗匪的事就是由他负责的,这活也是可以累死人的。收编这些盗匪可不是通常情况下的整编战俘,盗匪们和王家、孟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王孟两家又都是殷丞的亲戚,不到万一还真不能轻易得罪。李严被这些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搞得头大如斗,可又不能推给董和去处理,这些匪首绝大部分都是武将的编制,以后就是他的手下,显而易见是不能丢给董和这个文官的。最后如果不是殷丞出面替李严撑腰,还不知道李正方要在这团乱麻里绕多久呢。
政务方面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见到效果,不过在军事方面见效就要快多了。完成整编后,殷丞在原先的盗匪里挑选了五千人马拨在城尉项书帐下听令,加上他已有的五千士卒,朱提城现有兵马数达到了一万。一万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自保有余,进取则远远不足,殷丞可不会一直困守在朱提这个偏远之地,增加兵马数量是势在必行。
根据殷丞的计划,他还要再次招募一万五千人马,组成一支‘强击军’,这支部队才是殷丞手里的王牌,他们将装备上殷丞的秘密武器防火藤甲。强击军将由三个兵种组成,五千名弓兵,七千名长叉兵和三千名藤骑兵。殷丞只有一万套藤甲,而弓兵正好不需要藤甲,所以多出来的五千就组成了弓兵,一万装备了藤甲的士兵,其中七千名是使用长叉的步卒,他们唯一的武器就是手里的三股托天叉,之所以会选择用叉,那时因为殷丞依稀记得兀突骨的那些藤甲兵用的就是这个。剩下的三千是殷丞心目中精锐中的精锐,他们是殷丞苦心策划了很久的藤甲轻骑兵,不但人员装备藤甲,连胯下坐骑都要穿着马甲,殷丞事先已经准备好了三千多的马甲,只要人员一到位,剩下的就是如何训练的问题了。
训练方面殷丞可不懂,所以这支强击军理所当然是先由李严来负责,不过李严还要兼任蓝鹰卫的统领,似乎有点分身乏术,故而李严只是暂时统领强击军,真正的人选殷丞自有打算。
一旦强击军组建完成,
>>>点击查看《三国奇迹之轮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