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复杂的拜师仪式,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张老爷子和金雪就成了师徒。张老爷子说,时代在变,以前的繁文缛节能省就省,只要金雪真心学做泥人,他愿意倾囊相授。
李阔对于金雪的到来是很高兴的,师傅很少来店里,平时都是他一个人,没有顾客的时候确实很寂寞,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他觉得金雪人特别好,表面上两人是师兄妹,其实李阔一直把她当姐姐看,两人相处也非常融洽。
张老爷子又提起让金雪做几个泥人去参加精品展的事,这次金雪没办法再推辞了,便从自己的作品里挑了几件最满意的拿给了师傅。
张老爷子每一个都仔细看了,不过并没有发表意见,这让金雪有点儿惴惴的。
这还是她第一次拿自己的作品给师傅看,当然希望得到最中肯的评价。
金雪小心翼翼地问:“师傅,您是不是一件都不满意?”
张老爷子思考片刻才开口:“你的作品很新鲜,能看出有相对比较扎实的功底,不过造型还是太夸张了一些,有点儿过!本来我不想评价,因为这是你以前的作品,客观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因为怕打击到金雪的自信心,张老爷子的话说得很委婉。
金雪皱眉仔细想了想,觉得师傅的话真是一针见血。虽然有外公的工作笔记在,可毕竟没有人指导,她在做泥人的时候也有很多困惑,只能自己一边琢磨一边改进,至于好还是不好,她根本没有概念。
现在好了,有师傅张国祥在,只要她肯努力,技术上一定会有进步。
金雪说:“师傅,谢谢您!我明白了,以后我在做泥人的时候一定会注意的!”
张老爷子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子,笑眯眯地说:“没事的时候多和李阔交流交流,他的作品有时候太死板了一些,你的又有点儿太自由,正好可以切磋切磋,取长补短!”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金雪的心里比以前更踏实了。
接下来的日子,有顾客的时候金雪就跟在李阔身后看他怎么招待,没顾客的时候两个人就坐在一起各自做泥人,互相帮助互相指导,金雪确实收获很大。
时间过得太快了,有时候金雪觉得肚子饿的时候才发现外面天都黑了,不过没有一丝疲惫,只有说不出的快乐和充实。
金雪和李阔还合作了一个作品,取名“祥云”,创意来自传统浮雕,用原料泥做背景,祥云突出显示。李阔负责塑形,金雪负责勾线。作品最终完成的那一刻,金雪和李阔默契地击掌一笑。
他们把作品拿给师傅看的时候,心里都很忐忑。
创新很可贵,可师傅说过创新这件事要把握一个度,不然过犹不及。
张老爷子把这件作品拿到手里的时候,眯着眼睛反复看了很久,又把老花镜戴上观察各个细节,从脸色看不出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金雪按捺不住,试探着问:“师傅,是不是……很糟糕?”
张老爷子似乎没有听见,还在凝神思考。
过了很久,就在金雪和李阔都以为师傅对这件作品不满意的时候,他突然开口:“谁的创意?”
看他一脸严肃,金雪心里“咯噔”一下子,正想主动承认,李阔抢先说是自己突然灵机一动才想出来的。
张老爷子从老花镜上方瞄了李阔一眼,表情丝毫没变。
“李阔,我还没有老糊涂呢,就想着骗我!我还不了解你?你做泥人的手法一向传统,想不出这样的点子!”
李阔无奈地转头看了金雪一眼,耸耸肩。
他的意思是只能帮金雪到这儿了,谁让师傅火眼金睛呢。
金雪咽了口唾沫,神情紧张:“师傅,您说过我,不能太夸张,我这次不是夸张,是离谱。不好意思,惹您生气了,以后我不会再……”
张老爷子绷不住,“噗嗤”一声笑了。金雪和李阔立刻懵了,面面相觑,不知道师傅这是什么意思。
“看你们,对自己的作品怎么这么没有自信心啊?现在传统技艺贵在创新,既不丢失原味,又能赋予作品全新的内涵。创意很不错,成品也很精致。我已经决定了,拿这件作品去参加精品展,署你们的名字!”
张老爷子特意强调署他们的名,金雪和李阔都激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次精品展是几个知名匠人组织的,展出的也是他们的作品,旨在传播传统艺术,引起社会关注,政府也很支持。
当初张老爷子让金雪拿出几件作品,看中的就是她的悟性,没想到作品并没有他想象得那么好。可他们合作搞的这件作品却令人惊喜,张老爷子高兴得合不拢嘴。
李阔看了金雪一眼,眼神里满是赞赏。
这件作品确实是金雪的创意,他只是做了一些辅助工作。以前他一直觉得只要肯下苦功夫就一定能成为师傅那样的匠人,认识金雪以后才知道,原来灵气也很重要。
李阔特意请金雪吃了顿饭,他承认,这次是他沾了金雪的光。
两个人边
>>>点击查看《荣光不会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