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高坡,无非是些红枣、小米、莜面之类,体积大,价值小,又显得土老冒,所以他才想到了去找筱云……
王强这个人,办事的干净利落是没得说,但有时似乎显得太精明,精明得让人不能不起疑,不能不后怕……但他感到,身边有这么一个人,毕竟是非常省心的。什么叫知人善用,也无非是这个意思吧……
经过两天的长途颠簸,来到北京正是傍晚,在省驻京办事处找个房间住下,狄小毛饭也顾不上吃,立刻打电话联系。华光是革命老区,华光籍在京的老干部很多。这些人虽然大多数退下来了,但他们的子女、部下还在台上。这些老同志革命一辈子,许多人自从离开家乡再没有回去过,家乡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在位时从未想过要给家乡办一些什么事情。现在退下来,说话办事随便了,思乡之情也浓烈了许多。
狄小毛一上任,席虎山就郑重地向他提示,一定要重视这部分力量,既可以显示自己作为年轻干部的谦逊品德和宽阔襟怀,又可以做许多社会基础和人情上的铺垫。听了老丈人一席话,他便在中秋节和春节前夕先后两次进京,分别召开了一个“华光籍老领导座谈会”和“振兴华光献计献策会”,挨家挨户给老干部送上一份请柬、一张印制精美的慰问信和一份慰问品。
为了确定送什么慰问品,当时县里的领导们大伤脑筋,先后设计了几套方案。最后还是狄小毛拍板定案,全部送本地土特产,一袋小米、一袋莜面、一条羊绒被子和两瓶黄芪酒。这些东西虽然不值几个钱,但都选料考究,制作精美,并印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当时华光还没有印刷包装的条件,都是到省城定做的。果然不出狄小毛所料,老领导们见到这些东西,都大加赞赏,表示要继续发挥余热,为家乡的振兴贡献力量……由于有这一层关系,狄小毛这次进京,便一顺百顺,路路畅通,第二天一早,他便坐着一辆带有天窗的高级进口车,在一座四合院里见到了那位曾到华光视察的副总理。
副总理显然很忙,当狄小毛走进客厅,就一直见他伏在书桌上写着什么。狄小毛默默地站着,大气也不敢出,一直等了好半天,副总理忽然撂下笔,定定地看他一眼:
不在下面好好工作,来这里干什么?
这……狄小毛简直吓懵了,只好硬着头皮说:筱老让我给您送来几个字……
哪个筱老?
就是……不等他再往下说,副总理严肃地摆一下手:知道了。不过,恐怕不仅为了几个字吧?
这里有几个报告……狄小毛不敢再往下说,只把精心准备的三份材料搁到办公桌上。一份是关于副总理视察华光指示精神的落实情况,一份是关于扩建华光铁厂的请示,一份是关于华光撤县设市的报告。副总理瞥了那几份材料一眼,用鼻子哼了一声,便又把头埋到刚才写的东西上了。
等狄小毛离开那间朴实而充满压抑感的会客厅,只感到两只手心里全是汗,一种巨大的晕眩感突然袭来,扶着墙壁定了好一会神,才慢慢清醒过来……当他又坐着那辆高级进口车来到大街上,脑子里嗡嗡地响成一片,满街的行人影影绰绰,全身上下似乎虚脱了,嗓子也哑哑地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看着他这个样子,王强也猜出一定是“出师不利”,又不敢问,只好寸步不离地跟着他,似乎怕他有什么意外。
盛夏的京城热得像蒸笼。一个破菊花电扇吱吱乱叫着,扇来扇去也尽是热风。两个人闷在小屋里默默相对,说形影相吊似乎也不过分。无所事事的时候,时光似乎过得特别慢,好不容易挨到天黑,却一点睡意也没有,王强忍不住说:
狄书记,明天我们再去哪里?
哪里也不去。
那……
那什么,打道回府!
>>>点击查看《野媚乡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