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军的伍超风又凭什么那么听他的话?
朱七牛无论怎么预想,都有点想不明白。
朱允炆有如神助的那些过往里,究竟原因是什么?
想着想着,朱七牛又想起了两件往事。
“听雄英说,李善长临死前曾说吕氏一案中他掺和了一脚,但其背后另有主使。”
“堂堂位极人臣的国公兼丞相,但凡开国后消停点,死后起码也是个王爵追封,都已经这么荣华富贵了,还有什么人能让李善长敢于追随的?那人又能许他什么好处呢?”
“早年间,秦王侧妃邓氏曾找长乐帮的人,让他们于半路将我刺杀,事后三代帝王都曾派锦衣卫秘查长乐帮,可二十多年了,竟一点踪迹都没有,这可太不正常了。”
“再加上这个在朱允炆七岁时就给他灌输错误认知的人,我怎么觉得他跟李善长背后之人、长乐帮像是一伙的?”
“这背后时不时抽冷子给人一下的大手究竟是何方神圣?”
“某位皇子?敌国间谍?”
“以朱允炆的水平,能玩的赢这个幕后的家伙?”
“算了,不想这么多了,我给过他机会,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永远只想用一张嘴解决问题,缺乏帝王该有的担当。”
“且让他们去狗咬狗吧,只要他们祸害不到大明和百姓,我何必去操这个闲心?”
……
朱七牛的一沓退字,直接让万三重、孔十七、周光、余钱、黄日高、孟毓崇、宋璲、朱大牛、朱二牛、杨士奇等一二十位二三品高官纷纷上书祈求告老还乡。
个中权威,比几千年下来大多数时候的皇帝的圣旨都好使。
朱允炆有想过朱七牛会说话算数,却也没料到朱七牛的动作这么快,才转个头的功夫,一堆祈求告老的公文就摆上了案桌。
朱允炆大喜过望,连忙提笔‘唰唰唰’一通批复,全都同意了。
然后朝中一时竟无人可用了。
朱允炆不得不临时把一帮子跟他关系不错的文臣任命过去顶事,等齐泰他们赶到京城,再让他们就任重要部门。
这么多高官里,比较突兀的是朱大牛和朱二牛。
但实际上东北被拿下后,他二人便已经进入官扬了,一个就任财部,一个在户部做官。
再后来,他们都做到了一部侍郎的位置上,那是相当的光宗耀祖。正好应了朱七牛当年画的大饼。
而退养之后嘛,大牛二牛自然是只能回去继续做生意了。
万三重、周光等则也确实年纪都不小,大部分都是三朝老臣。这一退,便是一辈子了。
而像是小胖、诸葛明、练子宁、杨荣、丁显等年轻人,朱七牛就没特意去管他们了,由得他们在官扬中浮沉锻炼,反正以朱允炆那帮人的尿性,还做不出秋后算账、赶尽杀绝的事儿来。
……
永乐十年九月初九。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时值重阳节日,京城外,钟山脚下,万三重等告老还乡的人齐聚茶亭,就连黄育才也被朱七牛特意派人接了过来。
“诸位大人多是辅佐我朱家皇室三代帝王的老臣,于江山社稷有大功劳,如今三代先帝皆已入土,今日你们要离开,他们也没法前来相送,便由本王略备薄酒一杯,为诸位送行。”从侍从端的托盘上端起一杯酒,朱七牛有些感慨的朝着众人转了一圈,动情说道。
万三重、周光、余钱、孟毓崇等老臣闻言,纷纷以袖掩面,悄悄抹起了眼泪。
“王爷能来为我等送行,我等铭记于心。”
“王爷,以后京城这边就只剩你一人了,你万万要保重啊!”
“斌王言重了,我等能有幸辅佐三代明君平定天下,开疆拓土,改革弊政,乃是我等的荣幸,三位先帝感念我们的微末功劳,纵然没法前来相送,想来他们的英灵也在钟山之巅看着我们呢。”
“……。”
朱七牛笑着点头:“来,诸位,满饮此杯。”
“王爷请。”
“王爷请。”
“谢王爷。”
一杯酒喝完,朱七牛又让人抬上来一个箱子:“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能相会,本王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啊,生怕你们回到故乡后过得不好,故而代三位先帝略备薄礼,你们每人一份,切莫推辞。”
杨士奇笑问道:“王爷家里金钱无算,想来这薄礼也不是个小数目吧?”
“不是太贵重的东西,每人不记名存钱票据一张,可取钱一百万圆,另有你们各自老家的宅子一座,商铺两间。”朱七牛道。
“嚯,这可真不是一般的厚礼啊,王爷实在是太大方了,有了这些钱,我又可以多去风月扬所逛一逛,疼爱一下那些无依无靠的美人了。”孟毓崇
>>>点击查看《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