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军事小说 > 回到清末的村官 > 回到清末的村官目录 > 正文 第一百零九节 福建洋务学堂(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回到清末的村官 正文 第一百零九节 福建洋务学堂(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8月15日,福州洋务学堂筹备处正式在福建船政学堂挂牌成立,筹备处长容闳站在门口迎接着前来道贺的人。

    容闳回到曾处主动请辞,曾国藩也没办法,在李刚答应援建一个洋灰厂后答应放人。

    容闳立刻赶回福建,李刚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筹办中国自己的大学,他欣然接受了任务。李刚派给他几人帮忙筹备。

    容闳按照自己与李刚前段时间商量的方案运作,容闳负责聘请各科教授,购买书籍、实验仪器。至于帮办的人就负责联系房舍与招生,筹备处开始忙活起来。

    大学堂名为机器制造局的培养工人、技师的学堂,行的是大学的道道。按照李刚与众人商议的结果。大学堂分为文、理、师范、女子、医学分院。

    文学院教儒家等各大家的思想与文化,开始容闳不答应开设这分院,但是在李汝绍等人一分析下,他终于也同意开设文学院,开设这一分院一是封那些清流、御史的嘴,免的那些老夫子说闲话二是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的部分。李刚可不想像前世大学生毕业老祖宗的东西一点不懂。在文学院里主要是儒、法、墨、农等专业,捎带还设立企业管理、哲学、英语、法语、德语等专业。文学院的教师寻找并不麻烦,那些儒、法墨、农等教师一抓一大片,老教书先生,按擦司律吏、国外律师,外语专业就更加好找,外语专业的作用是培养翻译人才,以前的同文馆里的翻译者还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外国人都可以充任。至于企业管理就有点难了,国外对这个研究也刚刚开始,李刚只好自己出任教师并捎带为张文渊等自己一批企业管理的学生揽下了活。

    理学院分工程学、物理、化学、地理、天文、生物、度支等基础学科,至于把专业份细,容闳觉得一是教师难招二是没这个必要,李刚也觉得现今的社会化分工没以前那么细也不要学科分细。就先从基础学科开始吧!容闳把华衡芳、徐寿、李善兰等制造局研究所里国内外研究人员一网打尽,全部聘请为客座教授。

    师范学院分物理、化学、国文、天文、生物等学科,主要是用来培养和培训教师所用。

    女子学院,此举是容闳大力提倡的,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因为考虑到男女分化,女子学院与各学院分开设立,就连教师也面对女性聘请,主要教些艺术类为主,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辅。当然西方科学技术的女教师也比较难找,毕竟在国内外,受过西方现代高等教育的女性不多,容闳决定去香港碰碰运气。

    医学院,主要是召集各大名医开馆授徒,下属还有学院医院,一是为解决经费二是为发挥那些老先生的热量。

    学校地址在马尾机器制造局附近,李刚划出400亩土地作为校址,并把学校建设列如机器制造局二期工程项目,学校没建好,洋务学堂先与船政学堂合在一起上课。

    学堂学制实行2年至于8年的弹性跨专业学制,只要学生感兴趣,可以同时进修不同专业与课程,只要能通过全部课程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书,至于学位,那是需要每门课程中上才可以拿到。学堂也是开放式的,去那个班级上课都可以,只要不去女子学院。

    教授的课程也以书籍与教授研究学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洋务学堂面向全国招生,学费实行助金制,说白了就是你通过考试愿意给学费就给几个,不愿意给也可以,这样保证了贫寒子弟能有机会接受教育。李刚还规定入学后学堂负责食宿并发放津贴,免费读书还有津贴拿目的就是为了吸引那些贫寒子弟。富贵子弟毕业后因家族有基础都回去了,而那些贫寒子弟不同留下为李刚效命的可能性大些。容闳对这条也大加赞赏,高等教育就是为国家培养精英的措施,不是揽钱的工具,李刚有此见识说明他自己没跟错人。李刚作为后世的人对这些可是感受深刻,大学的高额收费国家虽减轻了负担,但档住了很多贫寒子弟,他可是看到很多同学读了一年半栽因为经济原因不得辍学回家,他们也失去了向上层阶层的机会。既然来到这里,这些就要避免发生。

    为吸引贫寒学生,李刚还规定实行奖学金制度,设立了丰厚的奖学金。为倡导良好的学风,李刚等人还规划设立各院讨论处,可以讨论学问与对时政的看法;设立开放实验室,主要对理学院的学生开发,只要有学生证就可以进去做基础的实验,至于高深的课题,那就需要自己的导师带带了。

    李刚重视,张大山、李汝绍会同度支局讨论出了给予大学堂一月4万的银圆(越字军经费筹集处一月出1万,巡抚衙门一月出3万。因摊子铺的过大,越字军出现经济紧张的情况,每月发饷都要东挪西凑才搞定,急的李汝绍、张大山每次见李刚大倒苦水,再者国外商人大肆套取白银,从7月开始,台州机器制造局按照李刚指示仿照其他势力制造出了成色8成的银圆以替换白银,李刚规定一省三府内必须用银圆支付,永宁银行负责发行银圆与回收白银,一块银圆代替一两银子,兵饷、官薪、工薪、物资采购等全部使用银圆,民众早叫过其他地方的银圆,对自己地方的银圆也不是很反对,银圆流行的还算顺利,李刚一
>>>点击查看《回到清末的村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