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节 电灯
上一章 返回本书 返回目录
马尾机器制造局枪管车间内,今天车间夜班的机器全停了下来,众人纷纷围着电气研究所的工程师,就连其他车间闲着的人也过来瞧瞧。大家紧张地看着这些忙碌的研究人员与工人,因为晚上有大戏法!
“海因里希•格佩尔可以开始了吗?”一个人用德语问道。
“可以开始。”一个中年人白人再仔细检查了线路严肃的回答道。
“开始,大家把煤气灯灭了。”华衡芳喊道。
车间里的工人纷纷去灭车间里的煤气灯,灯陆续灭掉了。
“合闸。”
一个人合上了一个陶瓷做的闸门。
高大的厂房里,一个个通着电线的圆形玻璃球快速的亮了起来,发出了耀眼的光。比车间里点的煤气灯亮了很多,车间里顿时明亮起来,车床上挂着照明的电灯也亮了起来,工作台顿时一清二楚,就连角落里的铁削也无处遁形。
“亮了,亮了````````”。车间里工人兴奋的喊了起来。
“奇了,奇了,这些小玩意烧什么气的,这么亮,以后就不用点灯。“一个工人高兴的喊道。然后用手摸了摸灯泡手迅速的缩回。
“哎!不烧手,这玩意。”他惊喜地叫道。
“这玩意烧什么电来着,没见外面通着管子,这就是供这玩意烧用的。”一个工人装的很内行地说道。
“海因里希•格佩尔先生,恭喜你。”李刚微笑地握着一个白人说道。翻译立刻把汉语翻译成德语。
海因里希•格佩尔兴奋的流下了眼泪他激动的说道:“我应该感谢的是您,将军,是您让我完成了理想。”
从1837年开始,海因里希•格佩尔就全身心的致力于研究人造光源。在电弧发光试验遭遇了多次火灾而不得不中止后,他转而寻找发光纤维,但大多数材料都会很快烧毁。竹丝的使用让试验获得了重大进展。1854年,智慧的灵光闪现,格佩尔将灯丝置于真空环境中进行试验,在那次试验中灯丝整整坚持了40小时,而今天它已经点亮了整个世界。
当电灯发明后,年轻的海因里希•格佩尔立刻向普鲁士专利局提交了专利申请,但是他的申请被驳回。而美国的爱迪生的申请却被美国专利局接受,爱迪生成了世界第一个发明电灯的人。
当穷困潦倒生活无以为续的海因里希•格佩尔对生活失去希望的时候,有人建议他去遥远的大清寻找机会,那里有一个需要人才的军阀,他搭上了去大清的货轮。到了福州时,他顺利进入工厂做车工,洋务学堂刚好在招募教授,他成了物理教师,一个月50银圆的薪水。
洋务学堂还没正式开学,他主要是带那些先进入学校的学生上些基础的物理辅导课,凭借着他渊博的电学知识,他成了学堂里最受欢迎的物理老师,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在清国的顺利使他恢复了对事业的信心,他重新开始了实验,凭借着以前知识的积累,他带着学生很快造出了竹丝电灯。小小轰动了一下学堂。
李刚与容闳闲谈的时候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当即见了海因里希•格佩尔并聘请他带学生进入电气研究所,薪水调整到80银圆。一个月还有1000银圆的研究经费进行电灯、电动机的实用性研究。
电灯倒是简单,李刚建议海因里希•格佩尔使用钨丝作位发光材料,电灯造出来,经过试验发光时间为1000小时,打破了爱迪生的记录。
李刚得到消息后立刻指示首先在马尾机器制造局进行照明改造,毕竟工厂的车间更需要电灯,使用煤气灯灯光不够明亮,对夜班师傅的视力影响很大,而且煤气灯也不利防火。电气研究所造出一批灯泡,晚上就在枪管车间试验。
工人们是欢呼着,以后就不用在加工枪管的时候因看不清靠的太近被机器伤着。这个新鲜玩意比那煤气灯好多了。
趁着工人们的欢呼,李刚等人高兴的走出了车间。
“海因里希•格佩尔,你改变了历史。”李刚微笑着说道。翻译翻成德语对着海因里希•格佩尔说道。(翻译的中间环节我就不写了)
“谢谢。”
“海因里希•格佩尔如果灯泡投入大规模生产的话你觉得怎么样?”李刚边走边询问道。 “将军,灯泡的大规模生产没问题,大规模生产的问题已经解决,原料也可以在大清买到,只是大清基础设施薄弱,没有发电厂,缺少电源,没有电有灯泡是没用的,总不可能买个灯泡还需要买台发电机,流行还需要时间。”海因里希•格佩尔不客气地说道。
“如果我们申请专利出口呢?”李刚说道
>>>点击查看《回到清末的村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