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对于这种没见过且可以投入战场的庞然大物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心中想着要是这种动物能被蜀军驯服拉到战场上去,那不就是杀敌利器了吗?
魏蜀吴三国之中,蜀汉的部队都是以步兵为主的,骑兵的数量极其有限,而蜀汉的主要对手曹魏则是在骑兵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虎豹骑天下无双,给蜀汉带来的打击也是不小的。
要是平定南中之后可以带着这些大象去打曹魏,曹魏的骑兵优势在大象那巨大的身躯之下,也就荡然无存了!
“恩......父亲,这恐怕难以实现吧......”关索知道关羽的这个想法是肯定不可能实现的。这大象可和其它的动物不一样,北方的生存环境不适合大象生存。
象生活在热带森林、丛林和草原地带,它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群居,要由一只雌象率领,日行性,无定居。以野草、树叶、树皮、嫩枝等为食。
后世的大象广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亚及东南亚以至中国南部边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主产于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也有小的野生种群。
而亚洲象历史上曾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现分布范围已缩小,主要产于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非洲象则广泛分布于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陆。
据动物学专家考证,早在上古时期,河南就已经有野生大象了。传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驯服野象的人就是舜,“舜象传说”最早见于《尚书·尧典》,后来《孟子》和《史记》等典籍也有详细记载。
人们认为舜服象其实是驯服真正的野象。《二十四孝》里的其中一孝就是“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有鸟为之耘”,即舜驯服野象用作耕田之用。
大象被人们驯服,之后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吉祥物,商代青铜器中就出现了有关大象的造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象尊。
到西周后期,象纹就很少出现了,这可能与周公把大象驱逐到江南有关。《吕氏春秋》记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以师逐之,至于江南”,《孟子·滕文公下》也记载有:“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因此,周代以后,大象就被放逐到江南。到了汉代,中原地区的野生大象就几乎绝迹了。所以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象,南越大兽。
到了三国时期,根据记载,江浙一带还有大象,曹冲称象里的大象就是吴国的孙权送给曹操的。北宋时大象也曾一度北移,但再往后其踪迹就越来越往南了,最后到我们现在熟悉的云南。
但是关索并没有听说吴国境内现在有什么大规模的大象,只是零星的一两只不成建制的,八成是挤占当地人的生活空间,被杀光了。
后世除了西双版纳有少量大象以外,中国的大象基本上灭绝了,这种生活在热带的动物是不能适应北方气候的。
“是啊,君侯,且不说在东西能否长途跋涉到北方去,光是它们明天食用的食物就要十几个士兵的口粮,军粮也消耗不起啊!”龚禄也说道。
大象由于食量大,它的一天基本上都是在吃。
“那就算了,先按照索儿的话去准备,侯君集继续打探敌军情报,看看那木鹿大王到底何时出兵相助孟获!”
“是!”
“这次敌人所出动的东西不同以往,各营要高立寨栅,小心应对,决不能有半点差池。”
“是!”众人齐声回答道。
不到五天时间,一切准备就绪,侯君集探听得孟获消息,在此回来报告,木鹿大王自西南八纳洞率领本部人马而出,向泸水这边的方向靠拢,而孟获再次率领大军,重整旗鼓,也向这边迤逦而来,两军已经在半路上会师了,正一起向这边杀来,大概能有两三天但时间就可以到达。
虽然已经做足了准备,但是关羽仍然不敢大意,自从大意失荆州之后,他就像是有了创伤应激反应一样,干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的,这几天先是在泸水上准备了渡河船只,这个是害怕无法阻挡南蛮的兽兵所为撤退而做的准备。
此外,他还在前方设置了十几个军寨,都是深沟高垒,以应对即将来临的南蛮和野兽。
关羽他能够凡事谨慎行事,也就不会倨傲不前了,这也是件好事。
三天后,木鹿大王和孟获的联合军已经接近了蜀军,风一刮,野兽身上的骚气铺天盖地而来。
两军相隔大概有个百里左右的距离时,蜀军终于看见了大象,隔着那么远的距离,他们看到了小山一般的大象,一个个吓得都合不拢嘴了。
虽然一早就在军中普及了有关于大象的存在,但是遇见真的了以后,还是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恐慌。
关羽看到这个情况,说道:“军心浮动,此次出战,我率军前去,亲自引蛮兵入埋伏!”
关羽的目的也很明确了,想要亲自上阵以鼓舞士气,有他在,才能稳定的住军心,毕竟南征大军的
>>>点击查看《三国:开局重生,我是汉寿亭侯第三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