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炼,沈大人,这些都是熊廷弼和你提起的吗?”袁崇焕显然也十分震撼。
“当然。”沈炼赶紧点头,同时又怕多说多错,便强调:“再多的细节我就记不住了,两位大人感兴趣的话可以和熊大人聊聊。”
一顿夜宵吃的尽兴,沈炼和他们聊的也进行。
离开后,他叫来了亲兵李自成。
“老大,这么晚了你还不回去吗?”李自成动作自然的从沈炼手里结果食盒,主动问了一句。
“我刚从孙大人那儿出来,你帮我给程项传个话。”沈炼猜测孙承宗肯定会找熊廷弼询问此时,为了周全期间,他还是让李自成去一趟比较好。
凭李自成的功夫,夜里传个话还是很容易的。
程项是熊廷弼的亲兵,自然会将消息告知他。
沈炼之所以这么做,有两个目的。
其一:实打实的为辽东战局考虑。
他既然魂穿到了大明朝,就想要改变它走向衰败的结果,同时也要考虑到自己的处境,保全自身的前提下,做出合理的铺垫,不至于抢了谁的风头,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阉党,他都得罪不起。
其二:以军师战机分散孙承宗以及朝廷的注意力。
今晚提及的重甲武装事宜,孙承宗和袁崇焕肯定听进去了,事后肯定会找熊廷弼商议细节,无论是采取拿回辽西,反攻夺回广宁的建议,都会请示朝廷,如此一来大家都关注此事。
如此一来注意力被分散,像袁崇焕,或者是魏忠贤都不会盯着沈炼在经贸上的各种举动和措施。
可谓是一箭三雕了。
任何朝代,一旦要打仗,绝不只依靠强兵悍将,排兵布阵。
交战的武器、战马、物资、粮草、军备品等等,也是关键的环节。
将这些缓解贯穿在一起的就是银子,没银子怎么做火药、怎么买战马武器,吃穿用都要靠真金白银。
单独靠辽饷赋税,只怕养不起辽东的这些兵马。
沈炼要趁着孙承宗他们分神研究战局时,加强经贸的恢复。
入冬后这段时间驻扎蒙古的汉商,乔家的双胞胎兄弟频繁往返俞镇,也带动了不少蒙古少数民族的客商的经贸往来。
俞镇的百姓不少人都养上了家禽,周福宁和刘雪琴作为纺织厂的负责人,和蒙古那边的客商也做了生意,牛皮靴子,羊皮毯子、牛肉、羊绒氅衣等等。
自从沈炼派出去高腰踩的那波人回来后,乔家兄弟也盯上了做药材的生意,蒙古少数民族那边也有不少好药材,自然也很热衷参与其中,几次和周福宁提起,想要让周福宁给沈炼传话。
这天,沈炼带着李自成去俞镇时,周福宁也就如实告诉了沈炼。
刘雪琴也将蒙古族商人提供的样貌生意纳入纺织厂的决定和沈炼交换了意见。
“蒙古国和大明的关系比较难以捉摸,但蒙古的商人是看中利益的,如今俞镇发展的越来越好,而且类似乔天琪和乔天仁这样的汉商在蒙古也不少。”周福宁说道:“这是他们汇总后的药材单子。”
“之前战事迁徙时,有少数的流民落了队伍,阴差阳错的在蒙古国扎根,如今骨子里还是汉人的血,自然愿意和大明继续合作生意的。”
刘雪琴也拿出了画好的衣样:“这些是羊绒支撑的成衣图,比棉花做的要轻便保暖,而且作战的靴子也可以用防水性更好的双层牛皮,里面填塞羊绒,这样军种战士也会更舒适,不会被厚重的棉衣盔甲影响到作战速度。”
沈炼听完他们的话,也认真查看那些单据和设计图。
蒙古国那边的名讳草药也有不少,藏红花、牛骨、熊胆、虎骨等等,确实也都是之前或。
“这些生意都可以合作,但契约书必须要写清楚,首先是销售权竞拍的垄断的年限不要太短,免得他们盈利后,自己开辟了对接的贸易线;”
“其次,蒙古国的商人中汉人终究是少数,所以和少数民族做生意,要把我好分寸,可以适当的让利,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也留个好印象,为日后的合作奠定基础。”
“再者,徽商那边的茶叶很快就要到货了,蒙古少数民族既然摆脱我们做他们的生意,那么茶叶、木拆材的货物也要流转到蒙古去,大家要你来我往互利共存才行。”
“最后嘛,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冲突,直接让乔家的双生子兄弟出面和蒙古国的商人周旋,你二人切记。”
沈炼的一番话让周福宁和刘雪琴连连心腹,铭记于心。
“还有一事,我来时询问过自家的妹子,她们姐妹两人也和俞镇的百姓都很熟悉了,你们也是知晓的,得知刘雪琴你在做生意时,受了不少委屈,特地给你安排了几个功夫好手。”
沈炼说话间,身后六个身材健硕的年轻汉子站了出来。
“这不是军队的士兵,而是之前民病例的几个身世孤苦的小伙子,他们之前也保护过我家的妹子,如今纺织厂也小有规模了,也需要一些身强体壮的人看护,他们就
>>>点击查看《明末锦衣一小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