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分了山药干的收益,到手四两八钱三百五十文,这个数放在山水村许多人身上,一年到头也挣不来。
丁和礼想着天天好吃好喝,不烦心不劳累,才几天时间就挣了近五两,很是满意。
别的不说,一家人的伙食明显提高,个个圆润了不止一圈。
而且以往他们夫妇二人要不采药要不炮制药材,佳佳一个人孤零零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如今天天去水清家,人多且个个都是好相处的。
丁和礼越想越深深觉得这一步走对了!
范进将银子仔细收拾好,有熟悉药材和药铺的丁叔负责卖药材,简单又快速,还不用担心被坑。
上了牛车,他赶着牛车询问:“丁叔,你先买什么?”
丁和礼这次要买的东西委实有些多。
幸好有范进的牛车,不然那么多东西,路上泥泞难行,灾民增多,还不知道哪天能全部运回去。
他挑要紧的说道:“先买盐,你丁婶叮嘱了这个最要紧,路上要是有米铺,还要买两袋大米和白面。”
现在是炮制药材,还能厚着脸皮在水清家吃,后面肯定不行,必然得回家。
怡林跟在水清后面学了几样面食,尤其那个烙苞谷面饼子,底层又酥又脆,面饼又软又香,白面少不了,不过苞谷面可以从范进家购买。
村子上人和他家换土豆种,苞谷面很多吃不完,也省的从府城大老远驮回去。
两人说着话的工夫,路过一家挤满了人乱哄哄的米铺。
店小二一直嚷嚷着别挤别挤,掌柜的都出来挥舞着双手维持秩序。
丁和礼看着挤不动还往里挤的人群,张了张嘴,然后说道:“到下一家看看!”
等到了第二家,比上家有过之而无不及。
范进看向丁和礼,丁和礼咬了咬牙,卷起衣袖往里冲!
原本进去就能买,店小二还负责帮搬到车上绑好,如今硬生生花了小半个时辰,还是丁和礼自己扛出来的。
范进忙接过,放在牛车上用带来的麻绳绑严实。
丁和礼又进进出出好几趟,买了五麻袋才终于松了口气,用袖子擦去额头上的汗水,坐上牛车车架,碎碎念叨:“你是不知道,里面跟抢似的!
掌柜的收钱都来不及,小二哥别说搬了,就是想和他说几句话都要见缝插针。
我本来盘算着买四麻袋,一看这阵仗赶紧多加一袋!哎,不管怎么说,一家三口人明年的口粮不担心了。”
下半年的土豆收上来,再多买些土豆搭配着吃,这些精细粮食吃个一年半不成问题。
等到明年,村子上的水稻多多少少有收成,从自家村子上买即可。
范进看到米铺的盛况,眉头微蹙。
盐是官家统一卖,数量充足价钱暂时还没上涨,相比米铺的人好上不好,但比往常也多了不少。
丁和礼直接买了几十斤。
范进也买了一些。
水清商城什么都有,但出来一趟多少要买些东西,粮食重运回去不方便,还是买盐既实用又耐吃。
杂货铺里人出奇的少。
也对,如今水患,温饱是最重要的,这些不能吃不能喝的东西,放在世道好的时候锦上添花,放在灾年那就是第一个舍弃掉的。
丁和礼手上银子充足,一口气买了不少红糖、头花、灯油、火折子等等。
买的多店铺掌柜的还给减了不少钱。
最后去的布庄,这里人就更少了,除了他们两人没有旁人。
丁和礼买的上好的细棉,颜色也比较鲜亮,一看就是给闺女买的。
又买了深色的粗棉,这是他和怡林的。
范进买的更多。
他家人口多,尤其孩子长得快,每人每季两身衣裳就要不少布料。
细棉、粗棉、麻布都买了许多。
和丁和礼家好的给闺女穿不同,他们家是好的料子穿里面,差的料子放外面。
水清说好料子柔软,贴身穿舒服。
经常上山下田下地干活,差的料子刮花了抽丝了不心疼。
每个人再有一身好料子的外出衣裳就够了。
一个半时辰很快过去,两人提前赶到约定的汇合地点,那里村里汉子也早早的等候着了。
见到他们驮着满满一车的货物回来,忙迎了上来说话。
“粮食涨价的太厉害,黑面原本便宜的时候三文一斤,贵的时候也不过四文一斤,现在竟然六文了!”
“粗粮也涨价的厉害,我本来想买些小米熬粥喝,一问价竟然比以往上涨了两文一斤!也太贵了。
人还多,跟抢似的,我只买了十几斤。”
“我们找了三个铺子,一个比一个人多,去年的陈粮非但不降价,还涨价了,哎,新粮没了,可不得涨价么。”
“丁叔,你们买的啥?涨价了不?”
丁和礼忙回道:“我买的大米和白面,
>>>点击查看《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