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神曲神威(中)
“老板,《忐忑》在那个架子上?”
“买到了,终于可以看看网络上炒得那么红的,到底是一首什么歌。”
“歌友会上崩溃了一群人,我倒想看看,能不能让我也崩溃了。”
“终于买到了,我得先学会这首歌,到时候就可以炫一把了。”
“买到唱片,就可以读懂歌曲所透射出来的情感了。”
洛杉矶的一家音像店来客络绎不绝,很大一部分竟然都是冲着《忐忑》来的。造成这样的原因,有一部分事王东现在还都是种族歧视的话题人物,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网上吵得太热闹了,但最主要还是媒体的推动。
洛杉矶地区影响力最强的洛杉矶时报评价《忐忑》是一首新奇的民歌。其实昨天洛杉矶时报根本没有派出记者,稿子则是杨子在之前就写好了的:《忐忑》的曲调非常独特,但并没有脱离民歌的范畴,只是将东方民歌和西方民歌进行一定程度的融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风格。而且,王东极度夸张的唱腔和咿咿呀呀的歌词为听众营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就好像一对情侣在绿色的草原上尽情地奔跑,不受任何羁绊。
如果,非要给这首歌下一个定义,那么我想说:民歌也玩个性,真好!
相比起洛杉矶时报,同样是报业巨头的纽约时报的报导则显得更为严谨,声称王东继种族歧视后,将再一次成为舆论焦点:难以形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它旋律独特,唱腔百变,风格夸张,歌词模糊,非常富有喜感,也极富恶搞性质。但不可否认,这是一首演唱难度非常大的歌,没有丰富的唱功,根本不能诠释歌曲之一二,甚至连歌词都记不住。
同样,因为风格夸张,是这首歌具有很强的话题性,网络山已经闹开了,但随着单曲唱片的发行,现实生活中也会因为这首歌热闹起来。
纽约时报的预测很准,单曲唱片的价格才1.29美元,哪怕是小学生也买得起,面对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已经被勾起好奇心的人绝不会吝惜这一点小钱。买了单曲唱片,很多人就学着咿咿呀呀几句,然后就围绕着这个话题讨论了起来。
芝加哥论坛报也做了相关报道,不过它的标题是《王东到底还想模仿谁》:难以置信的嗓门,继上一次模仿小甜甜布兰妮之后,王东再次发威,模仿起天后麦当娜,将一曲《LaIslaBonita》唱得有八九成相似,我很想知道,王东到底还能模仿谁?或许,他的下一场歌友会就会模仿新的明星。
当然,芝加哥论坛报也不可避免地提到《忐忑》,因为这首歌才是歌友会的重点:王东在歌友会节目顺序上显然下了很大的功夫,在演唱《忐忑》之前,先是让梦乐坊乐队演奏了古典音乐梁祝,曲折缠绵的爱情故事感动了现场所有歌迷。然而,在这个时候推出极为搞怪且富有冲击力的《忐忑》,效果被无限扩大,以至于演唱过程中,很多歌迷都被惊呆了,自始自终就张着嘴巴,看着台上傻笑。更有甚者,就如王东所言,崩溃了。
纽约今日新闻报则又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报导:从来没有看过如此具有美感且有怪异的乐队。清一色东方美女组成的梦乐坊咋一出现就让人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演奏梁祝营造了唯美唯幻的梦境。可是在演奏《忐忑》时,吹笙的秦子左摇右晃、吹笛的样子美貌一扬一扬地、拉提琴的叶子一颤一颤地、弹扬琴的苗子头发一甩一甩地……这种极度夸张的表演方式透射出来的情感也更加夸张,又让人忍不住地想笑,极为怪异。
但最为夸张的还要属王东,抛开唱腔等方面的因素不谈,其表情之丰富让人难以想象,表情时而豪迈,时而小心,时而忐忑,精彩万分。也营造出超强的搞笑效果,在昨天的歌友会上,台下笑声不断,你很难想象,原来音乐也很容易让人发笑。
媒体的大范围轰炸无疑促进了《忐忑》的传播,不过这得归功于种族歧视事件,如果不是种族歧视让王东成为话题人物,只会有一小部分记者前来参加歌友会,更不可能有这么多媒体同时做出报导。
其实,在王东原本的计划里,是想借助《忐忑》使自己成为话题人物,得等到发行第三首单曲时,才会有现在的号召力。不过娱乐圈就是这样,充满变化,因为一句话得罪许燕妮,又因为许燕妮的报复,到最后扭转舆论导向,使王东提前获得了这么高的人气。
媒体大范围的轰炸,纪敏是又高兴又头疼,高兴的是王东又在事业上踏出成功的一步,头疼的是报导太多,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剪辑了。最后,纪敏咬了咬牙,把附近几个报亭能买到的报纸都买一份,回家慢慢挑,把所有相关报导都剪下来。
看着纪敏忙着剪报纸,王东心里很感动,人活着,能有这么一个亲人是一种幸运。不过王东也很心疼,纪敏每天要上班,还要关注娱乐圈的动态,需要花费太多精力了:“姐,其实不用这么麻烦,等我进入一线了,相关媒体就会给我做一分成长历程。”
“那不一样,而且媒体做的,能有这么详细吗?”纪敏微微一笑,她喜欢
>>>点击查看《娱乐狂潮》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