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我在现代留过学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五百六十七章 寿宴(3)(第1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我在现代留过学 章节目录 第五百六十七章 寿宴(3)(第1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宗室命妇之后,自是外戚、勋贵们家里的命妇。

    这些人,赵煦能认识的就更少了。

    不过,太皇太后和向太后,却都很熟,不时的和他介绍——这个是曹家的某某郡君,那个是杨家的某某夫人。

    基本上,这些命妇有个统一的特征——姓赵!

    不用怀疑了,她们全是出自濮王系。

    在血缘上来说,属于赵煦的堂姑、堂姨。

    这是英庙即位后开始的趋势,尚不到公主,就娶个濮王家里的郡主。

    总之和天家的联系断不得。

    所以,赵煦其实都不需要记这些人。

    因为他可能一年到头,也就能和她们见两三次面。

    今天记住了,等到十二月赵煦过生日,恐怕早就忘了。

    所以,赵煦压根没怎么上心听向太后的介绍,只是虚应故事。

    终于,外戚、勋贵们家里的命妇拜贺完毕,轮到宰执大将们家里的命妇了。

    首先升殿的,自是富弼遗孀周国夫人晏氏所率领的元老大臣家命妇。

    赵煦坐在帷幕中,看向殿上。

    入眼所见,皆是微微颤颤的老妪。

    她们都拄着拐杖,来到殿上后,纷纷稽首行礼:“臣妾等恭贺太皇太后千秋,愿娘娘万年安康。”

    太皇太后见着这個场面,自然很开心,连忙带着向太后、赵煦以及其他在帷幕内的太妃、贵妃、贤妃们起身。

    “诸位夫人免礼。”她微笑着说道:“诸位夫人,亲身来贺老身生辰,实在是叫老身欢喜。”

    “来人,快快将诸位夫人扶到坐席上。”太皇太后立刻吩咐起来。

    大宋祖宗之制,宰执大臣位在亲王之上。

    而元老们家里的夫人,在命妇中的地位,自也如其丈夫一般。

    所以,这些老妪,虽被排在宗室、外戚、勋贵家的命妇之后拜贺。

    但受到的礼遇,却在这些人之上。

    向太后则在这个时候,拉着赵煦的手,悄悄的和他介绍起那些在殿上的老妪了。

    “那一位,便是富文忠公的原配发妻,周国太夫人了。”

    赵煦顺着向太后的眼神看去,看到了身着翟衣,手持几杖,白发苍苍但看上去慈眉善目的老妪。

    晏氏是大中祥符七年生人,如今已七十有二。

    她也算是个有福气的人了。

    生的好,嫁的好,还活的久。

    讲道理,要不是为了给富弼争待遇,她真没必要来汴京。

    “这一位,则是文太师之妻陈国夫人王氏。”

    赵煦看过去,发现文彦博的这个妻子,似乎很年轻,最多不过五十岁!

    所以,这位是续弦娶的妻子。

    在大宋,很少有士大夫的妻子,能与之共守一生。

    一般士大夫丧妻再娶很常见。

    即使是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苏轼也是如此。

    类似司马光、王安石这样的人,很少很少。

    “那一位……”王氏身后,出现了一个看上去二十来岁的命妇。

    从其章服上看,并没有诰命。

    而一个没有诰命的命妇,按理来说,不该出现在这里。

    所以,只有一个可能了。

    六哥点名要请到宫中的包孝肃之子包绶之妻——她是文彦博的孙女。

    向太后于是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出声:“陈国夫人。”

    六哥点了名,特旨推恩诏入宫中的人,自然要让所有人都知道。

    于是,刚刚要带着孙女落座的王氏连忙起身:“臣妾在。”

    所有人的视线也都汇聚了过来。

    向太后微笑着问道:“夫人身边的可是包孝肃公家的新妇?”

    王氏连忙拜道:“回禀娘娘,确是如此。”

    文氏也赶忙出来,再拜道:“臣妇文氏,再拜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

    向太后隔着帷幕,瞧了文氏好一阵,才赞道:“果是贤惠温婉,难怪连六哥都在本宫还有太皇太后面前称赞呢!”

    顿时命妇们开始交头接耳。

    文氏也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情况,有些受宠若惊,连忙道:“臣妇不敢。”

    赵煦在这个时候,出来说话了:“夫人请起。”

    “朕听人谈起过夫人的贤惠。”

    “更听说过,永嘉郡君的贤德。”

    “古人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这是赵煦今天晚上第一次发言,也是他第一次在朝中命妇们面前公开发言。

    顿时,全场都安静了下来了。

    向太后在这个时候,适时的问道:“六哥何处此言呢?”

    “太母、母后……”赵煦看向两宫,道:“可能还不知晓吧。”

    “昔年,包孝肃公不幸去世,幼子绶年方五岁,仁祖(在宫中,北宋皇帝会将自己的
>>>点击查看《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