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轩见城墙被爆破之后,守军并没有逃跑,而是缩在城内准备进行巷战,遂命令将利州城团团围住。总参谋部制定“围三阙一”的战术,对北门网开一面,就是想击蒙军于逃跑途中,防止他们借助坚固的城防负隅顽抗。既然汪惟正要一条路走到黑,那么霹雳军也就不客气了。巷战虽然难打,进攻方的伤亡也会更大,但守方下场更惨,往往是被一网打尽。
在霹雳军合围利州城的过程中,城外的蒙古骑兵并没有动作。守城并非骑兵所长,故汪惟正命赵匣剌率骑兵部队屯驻城北五里,一方面是保护经阳平关通往汉中的道路,另一方面也是保持机动力,以伺机袭击霹雳军。这支四川蒙军仅剩的骑兵共有二千人,其中具装重骑兵还有近三百人,战力仍超过霹雳军骑兵。
眼下利州战场上,霹雳军一、二、四师骑兵共有近三千骑,虽然数量超过蒙军,但实力并没有明显的优势。蒙军骑术占优,又有具装重骑,霹雳军火器威力巨大但马力弱。在几次试探性的进攻中,虽然霹雳军场面占优,但损失倒差不多。霹雳军骑兵如果歼灭敌人骑兵,但自身的损失也不会小,这是欧阳轩不愿意看到的。
东川战役之中三师缴获了大量的战马,除了补足自身的编制之外,昝万寿还送回来了三百余战马。总参谋部将这些战马调拔给了四师,加上从蕃区购卖的战马,这使四师的骑兵团终于有了一个营的骑兵,不再是有名无实的空架子。只是新成军不久,他们的战力尚未形成,只能从事通讯、侦察、警戒等任务。
在攻打利州城的过程中,总参谋部让四师的骑兵随黄大根的第二师前去清剿周边的堡寨据点。一、二师骑兵的任务则是压制城外的蒙古骑兵,使其不敢轻举妄动。赵匣剌深知霹雳军火器的厉害,那里敢主动进攻。要不是军令在身,他怕是早就退到阳平关之后了。汪惟正也知道让赵匣剌主动进攻占不到便宜,也反复叮嘱其守住利州至阳平关一线,以保证后勤与援军通道。
欧阳轩在第二师肃清周边堡寨之后,便让黄大根率军与骑兵汇合,前去攻打城北蒙古骑兵。两军合兵一处后近一万人,加上基干民兵有两万余人,人员是蒙古骑兵的十倍。赵匣剌眼见霹雳军势大,只得节节后退。黄大根也不冒进,率了大军在后慢慢追赶。在骑兵的保护之下,霹雳军的行军队例无隙可趁。面对步步紧逼的霹雳军,赵匣剌无可奈何,只得一路往阳平关退去。
按照惯常情形,城破之后守军往往丧失坚守意志,甚至会溃不成军。不过利州守军面对从城墙缺口源源不断涌入的霹雳军大军,并没有一哄而散。他们利用房屋、土墙、壕沟的掩护,从窗户、墙壁甚至地洞中钻出,用弓弩、长矛、震天雷、火油等进行偷袭。霹雳军的士兵冲破城内第一道防线之后,便损失了几百人,不得不撤回来。
除非迫不得已,大部分军队都不想打巷战。复杂地形拉平了士兵之间战力的差距,大大削弱了装备和战术优势,使得攻防变成单纯的人命消耗。对防守方来说,结果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团灭。对进攻方来说,即便获胜往往也是惨胜。相较而言,残酷的巷战对进攻方更不利,因为它不仅会使精锐损失惨重,更会摧毁进攻方的士气。
虽然城内守军伤亡更大,但照此消耗下去,即便夺得城池,霹雳军也会死伤惨重。利州城中眼下还有四千余蒙军,另有数千民壮,即便按一比二的战损比,也是霹雳军无法也不愿意承受的。总参谋部随即调整作战方案,先是彻底控制城墙,将轻型炮吊装到城墙之上,又派了狙击手部署在前沿,专门猎杀蒙军的将校和督战队。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与此同时,欧阳轩命嗓门大的士兵齐声宣传霹雳军的俘虏政策,“投降不杀、只惩首恶”。又叫军中北方士兵传唱北地的曲儿小调。绝望会让人疯狂,眼下敌人已陷绝境,又被杀红了眼的督战队逼着,如果一味地强攻,必然会使其困兽犹斗。
战术一改变,效果便慢慢出来了。当蒙军士兵得知投降之后并无性命之忧,原本决死之心有了松动。领军的校尉和督战队又在狙杀之下惶恐不安,对士兵监控不再严密,这使得不少士兵寻了机会投降了。这些士兵的投降不仅使蒙军防线出现缺口,也带来了其防御情报,使得霹雳军突破了不少设防薄弱阵地。这些降兵带来的最有价值的情报是蒙军存放火油的仓库情报。
架设在城头的轻型火炮无法摧毁坚固的火油仓库,霹雳军便组织了一支敢死队乘夜潜去。猝不及防之下,守卫仓库的蒙军四散而逃,火油仓库燃起了冲天的火焰,并引发城内的熊熊大火。汪惟正听得火油仓库被袭的消息,只觉得喉头一甜,嘴角便喷出了一股鲜血。在实战中,火油的威力甚至比震天雷还强。失去了这个大杀器,蒙军本就芨芨可危的防线更难以守住。
大火烧毁了不少房屋,也使蒙军设在城内的两道防线支离破碎。霹雳军乘机在火炮的掩护下,将蒙军的防线打开了几个缺口。眼见大势已去,蒙军防线再也维持不住,大批士兵开始成建制投降。汪惟正见状,便率了汪良臣等汪氏族人及几百亲兵退守利州官衙大院。汪德臣营造利州城时,将
>>>点击查看《南宋之霹雳风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