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 > 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目录 > 章节目录 第85章 大明兵制!不可一世的天顺堡宗!(5.4K加更求订阅!)(第2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 章节目录 第85章 大明兵制!不可一世的天顺堡宗!(5.4K加更求订阅!)(第2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军队、三权分立,由三衙、兵部和枢密院分别指挥。

    概括起来就一个字:杂。

    这和宋朝的官制也差不多,所有的权力都被一层一层的分解,一层又一层的制衡再制衡。

    在老赵看来,这叫做权力分解艺术。

    为了搞出这套玩意,老赵没少爆肝熬夜画图。

    或许在老赵看来,人多一点,杂一点,权力就会充足的分散,这些掌权的就没法子造反。

    从安内角度来考虑,老赵的做法确实很有效,完美达到了安内而无兵变之目的。

    终宋一朝,除了南北宋更迭之时,都没有什么军阀头子冒出来。

    可弊端也很明显,如此分化的权力,极大削弱了军权的有效指挥与作战能力。

    直接导致在对外作战中,无论是宋辽、宋夏、宋金、宋蒙战争,宋军几乎可以说是屡战屡败。

    当然,南北宋更迭之际的岳飞韩世忠等人例外,毕竟那会的岳家军和韩家军的玩法不一样,岳家军和韩家军在制度上都属于私募兵。

    而老朱在设定兵制的时候,自然也看到了宋朝这一点。

    为了不走宋朝老路,为了规避兵权分散,调令不一,导致军队战力削弱的情况发生。

    明朝的军队指挥调度权很简单,只集中在一个人手中,那就是皇帝。

    “另外,我朝卫所兵实行的乃是军屯军户制度,边地军丁,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军丁,二分守城,八分屯种。”

    “每个军丁授田一份,由官府供给耕牛、农具和种子,并按份征粮。”

    言语至此的时候,老朱神色更加是得意了。

    ‘吾京师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这便是老朱当年的原话。

    “仙师,学生说完了。”

    朱标行了个礼。

    在得到季伯鹰颔首示意之后,这才坐了下去。

    “你们听完有没有其他要说的?”

    季伯鹰扫过其他天子储君,尤其是老朱棣、宣德帝这两人。

    “我等愚昧,请仙师教诲。”

    被季伯鹰注视着的老朱棣深吸一口气,他虽然感觉哪里有问题,但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至于宣德帝,他所在的宣德朝有三杨内阁在朝,属于文臣大崛起时代,武将地位一天比一天低,基本就不怎么管兵制,沿用的都是祖宗之法。

    “嗯。”

    “这堂课结束之后,丙一、戊一,加抄一遍传习录第一卷。”

    老朱棣和宣德帝瞬间心头一个咯噔,为什么就罚我们两?!

    季伯鹰收回目光,心想你两有点逼数行不行。

    储君们抛开不谈,他们还没有登位,兵制问题这不是他们能做主的事。

    而建文朱老四才刚刚靖难、洪熙朱高炽日前继位,屁股还没坐稳,自然没有时间去顾及。

    可你们两个全然不同,一个做了十九年的永乐帝,一个干了十年的宣德帝,现在跟我说啥也不知道,不罚你们罚谁?!

    奈何心中再怎般郁闷,老朱棣和宣德帝也不敢表达出来,只能都是点头认栽。

    “阿标所说的,是洪武朝的兵制,也就是你们口中有用就用,没用就滚的祖制。”

    季伯鹰站起身来,手中握着戒尺。

    “开国之初,百废待兴,遁入草原的残元尚有成建制的军队,军屯之法的确能够最快在与民生息的同时,保持军队的强大战力,以支持草原北征。”

    “老朱于开国之初实施军屯,这一点做的很好。”

    老朱霎时欣喜,自己的制度终于得到仙师认可!

    “可。”

    “其他王朝不好说,但是在明朝,军屯适用仅限于乱世之后的洪武前中期。”

    季伯鹰一句话,让老朱还没笑开的嘴骤然又是紧闭,心想自己还好没笑出声。

    “军屯制度的弊端于洪武末年始现,永乐渐重,故而永乐才有了京城三大营,这三大营本质上就是募兵制。”

    “而至宣德一朝,卫所军屯的弊端开始呈指数爆发,再加上宣德一朝重文抑武,朝廷疏于对卫所管制,向地方卫所派遣了大批文官和宦官监军,大批军户的土地被权贵兼并。”

    “军户失去了土地,却还得继续交粮税,同时权贵肆意征召军户谋己私利,然而遇事时还得军户自身筹粮出征。”

    “民间通婚,如果知道对方家里是军户,就算是再世潘安,女方也会毫不犹豫的拒绝。“

    “自此,曾在开国之初显赫一时的军户,沦为了社会最底层,甚至于连烧饭的灶户都不如。”

    “而军户的军籍世代相传,子子孙孙不绝,承袭军户者,往后数十八代都看不到丝毫的翻身希望。”

    “如此恶果,最后造就的现象就是:军户大逃亡。”

    “全国卫所逃亡之军,正统初年时,三年的时间就达一百二十万,天下诸多卫所,实际存在的军户和籍册上记录的相比,十不存一。”


>>>点击查看《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