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军首领张燕,本是常山真定人,为人剽悍,敏捷过人,曾统百万人啸聚太行,灵帝时主动归顺朝廷,封平难中郎将,官渡之战时投降曹操,任平北将军,封安国亭侯。
二十余年转眼即过,张燕也由当年的少年豪杰成长为绿林魁首,虽然封侯拜将,但曹操依旧命其管制太行一带群贼,大小山寨贼寇,无不以其马首是瞻。
如今曹氏衰落,张燕仿佛又看到当年袁绍的下场,没想到一代枭雄曹操,也无法逆天改命,看来果然炎汉不绝,天命归刘。
曹操败亡,汉室再兴有望,此次奉命对抗汉军,张燕其实已经心存懈怠,自黄巾之乱至今,坐观多少诸侯豪杰叱咤风云,最终如这太行山上的一撮黄土,消失不见。
张燕能存活于乱世,凭靠的不仅仅是黑山军的实力,当年黑山头领强如于毒、眭固,坟头草也早已三尺高了,张燕凭的是自知之明和敏锐的判断,识时务者为俊杰。
他自忖出身贫寒,无人辅佐,不能割据一方成为诸侯,更无法与众诸侯抗衡,最终选择投靠曹操,如今封侯拜将,也算成功改换门庭。
哪知人算不如天算,刘琦再兴炎汉,强如曹操也一败涂地,又到该做出抉择之时了!
所以此次南下,张燕几次推脱,以联络众头领为由,迟迟未能奉命出山,就是不愿与汉军交恶结仇,先观察形势。
如今天下局势一目了然,曹氏身败名裂,再与汉军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其祸。
但身为河北绿林魁首,威行太行数十年的英雄,他又不能主动改投汉军,否则岂不成了趋炎附势的反复小人?
随着入朝为官,年纪渐长,在黑山军中的威望早已大不如前,而杨凤乘机笼络人心,欲联合几位头领欲趁乱占领并州,自立为王。
杨凤才是最早真正黑山军的头领人物,甚至比张燕更早投靠朝廷,官拜黑山校尉,与张燕想改变命运不同的是,杨凤是真正的匪首,胸无大志,只想占山为王。
当年张燕投降曹操,挑选精兵下山,不愿去者在太行山,这些人都是在山中逍遥自在惯了,不愿受朝廷管制,早与杨凤沆瀣一气。
如今的黑山军内部,势力也是错综复杂,张燕除了本部兵马外,其余众头领只是心存忌惮不敢妄动,实际上阳奉阴违。
如今各路豪杰屯驻白云山,看似人马众多,实则散沙一盘,各怀心机,这也是张燕不敢贸然提出招安之事的原因之一。
这一日众人又照例在聚义厅饮酒作乐,从不提出兵之事,更不想退兵,反正朝廷提供的粮草还有两月之用,先吃饱喝足再说。
张燕心中忧闷,正在后山悬崖上闲坐,忽然一名喽啰前来禀报,汉寿亭侯关羽派使者来见。
“哦?”张燕猛然起身,忙取拜帖看过,见是关羽长子亲至,心头狂跳,问道:“来了几人?”
喽啰答道:“只有三人!”
“快快有请!”张燕马上传令,命人传告各头领,马上将聚义厅打扫干净,随他到山门迎接关平。
杨凤等人正在府中饮宴,闻报冷笑道:“关羽派人来,必定是想劝降我等,诸位英雄意下如何?”
“哼,关羽好大的架子,只派几个人来说几句话,就想让我等投降,传出去太行山英雄恐怕要被天下人耻笑。”
杨凤身后,一名中年男子迈步而出,身穿锦袍,眉眼与杨凤有几分相似,正是其子杨奎。
另一人大笑道:“莫说是关平,就是关羽亲自来,也未必好使!”
杨凤一阵咬牙,沉声道:“又不是关羽来,区区一个晚辈,张将军竟要亲自去迎接,未免太不自重了吧?”
杨奎抱拳道:“父亲就在这里等着,他关羽派儿子来,孩儿自去迎接便是。”
杨凤微微点头,吩咐道:“叫兄弟们给老子精神些,别丢了黑山军的脸,好好迎接汉使!”
“明白!”几名头领会意,各去准备。啰前去传令。
杨奎带着两位头领来到山门,张燕回头不见杨凤,问道:“你爹呢?”
杨奎淡淡道:“我爹喝醉了,让侄儿来代劳。”
张燕微微蹙眉,但并未多言,此时蜿蜒的山路上,有三人正顺着石阶依次而来。
云台山又名覆釜山,传说女娲以土捏人就是在这里,乡民又叫做女娲山,因此处山岳高峻,群峰间常有白云缭绕,如层台遍布悬崖之上,故名云台山。
最高峰为茱萸峰,仅有一条山路可通山顶,两旁皆是断崖峭壁,只要有人从山路上来,便一览无余,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关平与寇封、胡班递了拜帖,得到信号后沿路上山,一路上虽有贼军把守,看起来凶神恶煞,甚至有人冷笑连连,但三人谈笑自若,缓步而行。
关平虽然已将近而立之年,比寇封、胡班年长许多,但常年不离关羽左右,此次才是首次独自行事立功,心情却与二人相似,壮志满怀。
到了山门,见众人簇拥一人,五旬上下,须发灰白,关平上前见礼
>>>点击查看《三国:开局接盘刘备,再造大汉王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