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百一十章 什么叫做纸(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章节目录 第二百一十章 什么叫做纸(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甚至有人说用木棍在沙子上写字,也可以叫做纸,获得了大部分人的反对。

    第四期技术报,比以往厚了十倍,记载了几十篇的看法和反对第三期内容的看法。

    技术报的名气越来越大,有些官员都起了兴趣,向中华重工提出要求,希望能读技术报。

    经过同意,在总部选定单独的日期,按期开放报纸室,允许官员们来观看,但是提出要保密,技术不得外传。

    保密的监管力度并不大,主要靠人们的自觉,工厂只是起个提倡作用。

    苏观回到了东北台村,看着以前的老衙门所在的影子丝毫无存,新的场景令他感慨。

    老远处看到高大的水塔,以及一座钟楼。

    钟楼四面挂着大钟,有时针和分针,可以清晰的看到时间,每到一个时辰,钟楼还会发出响声。

    一片片工厂相连,修建了笔直坚硬的道路,在厂区外是集市区。

    日间也有做生意的摊贩,到了傍晚才是最热闹的时候,集市中有条街道,街道上修建了灯柱,灯柱上立着煤油灯。

    财大气粗的中华重工,竟然用了玻璃罩子,让第一见的人,震惊的无语言表。

    东北台村也大变样。

    铁渣堆积的桥不见了,直接填平了沟渠,在一旁新挖了一条沟渠引入水源。

    原地的房子,早就被中华重工征用,全部用来建设宿舍区,或者新的厂房。

    铁管厂、铁轨厂、铸造厂、化肥厂、焦炭炼制一厂、焦炭炼制二厂……玻璃厂、农具总厂、选煤厂、洗煤厂、水泥厂,石灰厂,杂矿精炼厂,杂矿分拣厂……

    苏观已经分不清方向,连蒸汽机工厂都找不到在何处了。

    “不得了啊。”

    “真是开了眼,原来这才叫做工厂,我原以为不过是把作坊连起来而已。”

    有官员感叹不已。

    “难怪中华重工的影响力,不知不觉变大了,我还纳闷呢,为何卫所对中华重工很客气。”

    有名新来的官员,震惊的说道。

    中华重工的总部,设立在钟楼的东边,由水泥钢筋砖石建造的五层回字型大楼。

    每层的窗户,用的是玻璃窗,在阳光下显得耀眼。

    在大楼前方的空地上,有一处工地,有铁料绑起来的模型骨架,稀奇古怪的很。

    “这是在做什么?”

    “总部的标志,工程部设计的燕子。”文书房的文书,早就在大兴站迎接了这批官员,一路向众人介绍。

    “这不像燕子啊。”官员好奇的问道。

    “还没建成呢,属于半成品,等建成了,就能一眼认出。”文书见过设计图案。

    “经你这么一说,看上去还真有些像了。”

    大掌柜周世丰带队出发,陪同长史府官员,金忠为使者,一行人去往了山西。

    因为是第一次接待,所以负责接待的人是高长芳,陪同众人先是参观了一番,然后去往了报纸室。

    报纸室有第一期到第五期的报纸,合起来已经有数百页,不是一时间可以看完,

    前来的官员,对杂学感兴趣,来的目的也是看报纸,所以没有在意接待方面的事务。

    到了报纸室,有桌椅,有茶水,隔壁有厕所,众人先是看了眼报纸的内容。

    报纸上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很快就吸引了这些官员的兴趣,看的津津有味。

    “什么才叫做纸?”有官员好奇的念出声。

    从第三期开始,围绕什么叫做纸的内容,大篇幅增加,可以说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内容。

    关于什么叫做纸的篇幅,合起来有一百多页。

    “真没想到,这种问题,竟然会引起如此多的笔墨,令人难以做出判断。”

    越看越入迷,那官员仔细想了想,一时间给不出答案了。

    明明是日常可见的东西,明明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东西,可就是无法准确的形容。

    “我来看看。”有官员见状,好奇的围过来,不久,那人惊讶道:“这写的都是什么呀。”

    “你要从这里开始看,不然伱不知道他们围绕着什么在讨论。”那官员指了指最开始的提问。

    “什么叫做纸。”

    那人恍然大悟。

    “从气来看,五行之论而言,纸属于……”

    “这篇有道理。”

    “有啥道理啊,没见人反驳,要具体形容,不要虚指么。”

    “虚指也有道理啊,难道否认五行之说?”

    报纸室,这些官员自个也开始了争论。

    不久。

    第六刊技术报,抛出了新的问题,道理是否越辩越明。

    (本章完)
>>>点击查看《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