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六将,好不容易拔了头彩,还需要熬资历熬功绩。
看看人家,通过联姻和余荫,起步就是绝大多数读书人的终点。
两人交谈了一番,商人要去北平贸易中心跑一趟,邀请进士去北平转一转。
进士本就是抱着游历的心情,和对方早年相识,比较符合他的脾性,也就没有拒绝。
等商人的船安置好了,他就和商人同乘货船,时不时在甲板上吃东坡肉吟诗作对,倒也逍遥自在。
汤府的马车,抵达了汤府门口。
大大的信国公府,大门的招牌下,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
正门和燕王府一样,平时不开的,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所有人下了马车,后面的婆子丫鬟们也都下来,跟了过来。
管事和小厮,还有侍卫们,留在了外面,由汤府的小管家安置。
三家的嬷嬷和丫鬟,围着两位小姐,一直往里走,在垂花门前,见到了等候的一群人。
是执事媳妇们,笑着上来屈膝行礼,然后扶着徐妙锦和郭彩莲进了垂花门。
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
转过插屏,小小三间内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
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环,一见她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才刚夫人还念呢,可巧就来了。”
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栊,一面听得人回话:“徐姑娘和郭姑娘到了。”
徐妙锦镇定自若,她家的规矩不比这处小,反倒是郭彩莲,有些许的紧张,害怕自己出错。
不过等进了房,也就由不得她们胡思乱想,忙着向几位夫人行礼喊人,都是她们的长辈。
实在是难为了两位姑娘,操心了一日,到了夜间,才算是安宁下来,得了空闲。
徐妙锦和郭彩莲因为身份贵重,住在太太的屋子,由太太亲自照看,在套间暖阁儿里面,睡的碧纱幮里。
换了新的藕合色花帐,并几件锦被缎褥之类。
郭彩莲坐在镜子前,没有嬷嬷在也把小背坐得挺直,已经形成了习惯,手里捏着玉簪子出神。
徐妙锦往这边看了眼,忍不住无言的笑了笑,但没有出声打扰郭彩莲。
……
汤家和徐家。
两家说不上谁强谁弱,但是从后代来看,汤和要比徐达更能生,子女多不少。
不过呢。
徐家的含金量高,汤家的含金量要低些,特别是汤家的嫡长子早亡,导致汤家的领头羊资历有些不足。
徐家的老大老二老三,可是五军中三军都督,最差的也是佥事,而汤家的老大病故在前军都督佥事一职上,后面子弟职位要差些。
现在汤家唯一强过徐家的,就是家里的老爷子还活着。
汤和已经七十岁,卧病在床,说话有气无力。
“燕王想要和郭家联姻,如果成功了,你们以后在朝廷和燕王的争斗中,保持中立,万不得下场。”
“咳……咳”
说了几句话,汤和就喘的厉害,在场的两位孙子连忙服侍,生怕老爷子有个好歹。
大儿子们都在外地赴职,在场孝敬的是小儿子。
汤和努力保持镇定,继续有气无力的说道:“如果燕王的主意落空,就偏向朝廷些。”
“父亲,儿子明白了。”
“不。”
汤和摇了摇头,他对主上太了解了,断断续续的说道:“不是让你们下场,最好是什么都不要做。”
“唉。”
汤和实在是坚持不下去,闭上眼睛养神。
英雄气短啊。
谁也抵不过生命,在生命的长河面前,谁都要低下头颅。
过了几日。
两家的小姐重新出发,汤家又派了人护送,让队伍的规模又大了些,长路漫漫终于回到了京城。
“咳……咳”
京城皇宫。
朱元璋一手拿着奏疏,一手扶着案台,弯着腰咳嗽的眼泪都涌出了眼角。
大殿内灯火通明。
朱元璋还是看不清字,他也不愿意歇息,又不信任太监,生怕太监瞒他。
所以是他最小的女儿为他读奏疏。
听着小女儿稚嫩的声音,朱元璋情不自禁的出神,他想到了自己的十三公主。
他宠爱的十三公主早逝,多年来已经淡忘,可今年以来,这些故去的面孔,时不时浮现在他的心头。
王宫里。
有不少的年幼儿子和女儿,指望不上什么。
人心难测。
朱元璋视力出了问题,让他变得越发多疑,越发想念几个大儿子们,希望他们回到自己的身边。
>>>点击查看《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