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五百零三章 新时代的力量(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章节目录 第五百零三章 新时代的力量(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淳化关新城区,中华重工体系在京城周边组织修建的第一处大基建工程。

    “小赵先生,歇口气吧。”

    七妹看着忙前忙后的赵锐,见这孩子满头大汗,想起好友赵氏的交代,忍不住笑道。

    赵锐已经毕业两年了,在北平大剧院也工作了两年。

    从一开始就崭露头角,如今是北平大剧院最年轻的管事,主动报名支援南方大发展人才调动计划。

    “不累,七姨管好你自己,等会你要上台。”

    赵锐叮嘱道,然后犹如小跑一样的行走速度,去别处检查。

    每次的演出活动,赵锐都会全力以赴。

    虽然毕业了,但是他和同学们还有不少的交流,常常聚在一起讨论。

    根据同学们的说法。

    文明建设的道路极其重要,是让更多的人们加入的重要战略。

    越多的人接受北平模式,那么北平模式就能稳固如山。

    他的同学说,他们读书人有责任倡导社会风气,读书明智,就是为了建设新大明。

    否则他们在学校读书干什么呢,岂不是荒废了年华。

    赵锐又想到了大哥。

    大哥来信说他被提拔为了哨官,嘱托赵锐好好工作,用心负责,不要辜负了大好年华。

    所以赵锐干劲十足。

    他觉得自己在做有意义的事。

    看着年轻人离去的背影,七妹心里感到了敬佩。

    这些从学校出来的孩子,别的不说,对于建设大明的动力超过了大部分人。

    他们有让人无法直视的奉献精神。

    “难怪学校的毕业生,谁都抢着要。”

    七妹喃喃道。

    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孩子。

    孩子交给了她的婆婆照顾,没有几年她的孩子也要上学了。

    “真希望未来不要辜负他们。”

    七妹已经不是寻常的女性,这些年的工作和成就,已经让她明白了更多的道理。

    不过七妹有信心。

    只要小王爷在,小王爷定下的制度不变,那么谁都无法辜负他们,因为无论是工厂还是剧院,做主的都是他们。

    自己又如何会辜负自己呢。

    赵锐不知道七姨的感慨,来到了台前的乐器团,问乐师们有没有问题。

    乐师们笑着说道:“我用了半辈子的乐器,手里碰一碰就知道没问题。”

    赵锐点点头去了下一处。

    这么有干劲的孩子,谁都会宽容他的。

    小赵先生,就是北平大剧院的工作人员们对他的认可,不只是他母亲的原因。

    他母亲虽然是北平大剧院最早的台柱子,但影响力并达不到这一步。

    台下。

    天色越来越晚,下班的工人们络绎不绝的赶过来,两边有立起的煤油灯柱。

    在微弱的光亮和煤油灯下,让人们不至于看不见周围。

    南方气温高。

    五月的天气,农民们已经开始为收割做准备。

    种水稻苦啊。

    水稻的产量高,但是水稻更辛苦。

    趁着最后的闲暇,周围不少的百姓们赶来看稀奇,各色各样的人,熟人与熟人。

    就像一场赶集般的热闹,充满了喧杂。

    朱元璋站在人群中,和普通人别无二致,只不过有不少人在他的周围。

    李道信和景清一左一右的立在朱元璋身旁,景清第一次与圣人这么近,心里难免忐忑。

    正当他紧张的时候,朱元璋去说话了。

    “景清啊。”

    “你看到了吗。”

    “什么?”景清诧异的抬起头,不知道圣人说什么。

    “这么多人聚在了一起,更有大量的工人,他们都是有组织的,在同一个地方干活。”

    朱元璋意有所指。

    景清是从竞争中拼搏出来的官员,而不是继承的职位,更不是靠家里的关系。

    科举被后世各种指责。

    但人们忽略了一点。

    科举的公平。

    八股文让穷人的孩子和富人的孩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但不代表读书人们就不需要学数理历史,这都是国子监的课程。

    而科举的严厉,又最大的杜绝了关系。

    哪怕你是农民的儿子,你想要做官没有问题,谁都知道如何能做官,那就是读书,只要你是真的有天赋。

    科举全面兴盛的宋朝,在文明和技术上的成果,达成了历史的新高度,世界最顶峰的时代。

    绝对是优于古代世家和西方贵族制度的。

    真正让中华文明落后的,是让中华文明停止发展,禁锢思想,禁锢技术,禁锢火器等。

    因此。

    景清听到了朱元璋的考问,立刻明白朱元璋提出问题的本质。

    “前朝时,黄河泛滥,有官员提出要修
>>>点击查看《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