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是如此的心情。
人力行业的兴起,在高丽国成为了新的本地产业。
不管是商人们加入,连眼红的两班勋贵也忍不住插上一脚。
大量的流民被输送出去,勋贵和商人们获得了利益,而高丽的劳动人口变少了,缓解了内部的矛盾,竟然出现了另一种的繁荣景象。
“如果高丽的聪明人,趁着这个机会,着手改革,推动本国的工业化,改变传统的农业社会模式,说不定能真的兴起。”
有人发现了这个现象,开始前往高丽调研。
大明的大社会小官府。
兴起的有税课司、巡检司、复制大宋建立的火政组织,成立的火政司,专门负责扑灭火灾和维护防火设施的部门,乃至承包给民间商行的粪行,清理行当。
技术司支持建立各研究小组。
内阁支持建立各调研小组。
大量的学者们获得了邀请和工作,靠着人才津贴和职位津贴,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他们没有官身,却从事国家的工作,变相的服务大明。
所以有人前往高丽调研,每一份成果报告,无论效果大不大,能不能起到作用,证明了他们没有吃白饭,拿的津贴理直气壮。
还是为了利益而已。
属于社会模式的一种表现。
生产力才是根基。
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经济的增长,改变了上层建筑。
“高丽的两班阶级,为高丽社会带去了稳定,可这份稳定的代价,是从老百姓身上吸血为根本的,所以高丽的社会,不可能出现工业化的发展,因为高丽和大明不同,大明的地主与佃户们是雇佣关系,而高丽却是奴隶关系。”
“圣人制定的大明律,不光禁止民间存在奴隶,并且改革的科举之道,指定了八股文,虽然会带来其他方面的缺点,可是又保障了只要读书的百姓,哪怕家境不好,买不起多余的书籍,却也能脱颖而出,只要真的有读书的天赋,又打破了大户们对学问的垄断,与高丽截然不同。”
“反观高丽。”
“高丽的两班阶级固化,并采取的世袭制度,虽然同样有科举,却和我大明的科举根基不同,不可同日而语,世袭带来的就是缺乏竞争,没有主动性。”
“因此哪怕看到了我大明的好处,也不会主动的学习,除非外部的因素,直接打破两班阶级,才有改革推动工业化的土壤。”
各式各样的学术报道,出现在了技术报上。
社会报也会把一些能引起老百姓目光的报告,发表在自己的报刊上,扩展老百姓们想要看的内容,增加报刊的销量。
同样。
报刊会给予一定的稿费,增加了对方的收入。
“高丽是藩国,大琉球王国,小琉球王国,也是藩国,还有暹罗等,藩国的百姓,宣慰司的百姓,乃至土司的百姓,如何划分呢,是该一视同仁,又或者外部对等关系,如何既保障大明的利益,又维持宗藩体系呢。”
“随着大明国力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地区,会主动成为大明的藩国,又或者新的土地上,该以何种态度对待。”
洪武三十五年
冬。
圣人传出生病的消息,天下瞩目。
可社会上五花八门的文章,乃至各种思想和疑问,不但没有消停,反而越演越烈,读书人群体的增加,让参与讨论的社会人口占比提升。
犹如迷途期。
人们有了许多的迷茫,对未来的陌生和不安。
“呜~”
大烟囱冒着黑烟。
三艘巨大的战舰,从金州的港口出发,挂着大明的旗帜,抵达了高丽的汉城。
“倭国的内战一触即发,我大明努力安抚了数年,成效却并不大,为了倭国百姓的安宁,文明的昌盛,大明不会对倭国的内战视而不见。”
金州海军的将领邓兴,和驻守汉城的原广宁将领周兴联名拜见高丽国王。
高丽国王李芳果,虽然在历史上并无卓越的表现,可此人的确很会审时度势,既不会乖乖的束手就擒,却也不会乱来。
他的四弟实力最强,联合五弟发动了兵变,囚禁了李氏朝鲜开国国王李成桂。
几兄弟都是聪明人。
老四囚禁自己的父亲,名声并不好,虽然手中实力最强,认真思考形势后,并没有急于登上王位,而是先让给了二哥,也就是李芳果。
李芳果没有自己的嫡子,更没有军队在手,属于没有威胁的人,老四李芳干用最快的速度稳定了高丽政局,集中力量对付老五李芳远。
李芳果也不愿意乖乖的当个傀儡,想要拉拢老三,控制部分的军队,以稳定自己的王位。
老三则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此事自己不做还好,做了反而有风险,并且又带来不了更大的好处,所以并不插手他们的争斗,选择置身事外。
李芳果的图谋落空,而老四又打败了老五,大势已去,立马
>>>点击查看《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