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公办案。
戴尚书在心中反复默念这四个字,暗暗叹息不已。
王丞相的雄心壮志,被接连不断的重挫磨了大半。现在把希望都放在了王瑾身上,对麾下党羽的死活已经不太在意了。
所以说,女帝陛下登基之后的举动,实在高明。她重用王瑾,就如捏住了王丞相的命门。
杨侍郎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尚书大人,万侍郎已经全部都招了。”
戴尚书回过神来,令杨侍郎将笔录拿过来。
没错,戴尚书的亲自问审,就是亲自坐镇刑部。真正审案,还是杨侍郎。杨侍郎五旬左右,正是一个朝廷官员的黄金年龄,有资历也有能力,且早早就投向了郡主。如今郡主登基做了天子,杨侍郎水涨船高,在刑部里稳稳压了左侍郎一头。
众人都知道,戴尚书告老致仕后,杨侍郎必是下一任刑部尚书。就连戴尚书,如今对杨侍郎也分外客气。
杨侍郎审了一夜的案子,眼睛有些泛红,精神倒是不错。亲自捧了卷宗过来,请戴尚书查看。
戴尚书看完后,嘴角抽了一抽,在卷宗下方盖上自己的官印:“走吧,现在就进宫,将卷宗呈给皇上。”
女帝陛下要今日早朝就见到卷宗,刑部就得连夜办案审问。一夜之间,就将案子审得明明明白。这样的办差效率,简直开创了刑部崭新的历史。
杨侍郎应一声,亲自捧了卷宗,随着戴尚书一同进宫面圣。
到了金銮殿,皇上还没来,臣子们已经来了不少。
万郎中被连夜问审,惊动的绝不止户部刑部官员。朝堂重臣们,或多或少都沾些关系。
不说别的,从万郎中那里买下这处田庄的,正是张尚书的族人。这位李氏族人,也被连夜“请”去了刑部细审。
张尚书这一夜也没睡踏实安稳,今日早早就进了宫。
还有周尚书等人,私下里也都打发了族人去买高凉王府的家业。
高凉王府的家产基本都在京城,这样的优质资产,就如一大块肥肉。众人你一口我一口分食,个个都一肚子油水。
现在皇上发雷霆之怒,冲万郎中嚯嚯磨刀。他们顿觉后脖颈都凉飕飕的。
“戴尚书,”张尚书凑到戴尚书身边,压抑着心里的焦急低声问道:“这一案审得怎么样?万郎中都交代了什么?”
戴尚书看一眼张尚书:“都在卷宗里。”
张尚书被噎了一下。他当然知道都在卷宗里,不过,皇上没来,谁也不敢去动卷宗!
戴尚书只字不漏,其实也还是透露出了一些不太美妙的意味。
张尚书也因此心里发虚,掌心里微微冒汗了。转念又在心中安慰自己,无妨,总之是李氏族人出面买的田庄,和他这个吏部尚书没多少关联。
如果天子震怒,追着此事不放,那就把这个族人推出来。坐牢流放甚至砍头,总之牵扯不到他的身上。
很快,有资格参加小朝会的臣子们一一进殿。三三两两低声窃语,直至一个女子声音响起:“皇上驾临,诸臣觐见。”
这又是一桩稀奇事。
原本这差事都是宫中内侍的。女帝登基之后,不用内侍,出入皆由陈舍人相伴。于是,陈舍人顺理成章地就接手了这桩差事。众臣们还能如何?慢慢适应呗!
“臣见过皇上,皇上万岁!”
姜韶华坐上龙椅,淡淡道:“众爱卿免礼平身。”
众臣谢恩起身,抬头之际,以眼角余光瞥一眼。然后,个个心里都是一凉。
姜韶华平日还算温和,今日面容冰冷,显然是含着满腔怒气而来。
“戴尚书,昨晚的案子审得如何?”姜韶华一句废话没有,直截了当地问道。
戴尚书颤巍巍地禀报:“启禀皇上,老臣已经审清了此案,卷宗在此,老臣这就呈给皇上过目。”
姜韶华略一点头。
戴尚书迈步上前,恭敬地呈上卷宗。陈舍人上前一步,接了卷宗,再呈到天子面前。
姜韶华接了卷宗,慢慢翻阅。
满殿寂静,只听到卷宗翻动的声音。众臣各自屏住呼吸。
这桩案子,一点都不复杂,涉及此案的也就几个人。卷宗不过七八页,盏茶功夫便看完了。
姜韶华看完卷宗,问戴尚书:“按刑律来判案,应该怎么处置万郎中?”
众臣齐刷刷地一同看戴尚书。
戴尚书不愧是混迹朝堂四十年资历最老的老臣,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不紧不慢地应道:“按大梁刑律,官员贪墨是重罪,数额超过千两,便可判斩首。”
当然,这条刑律,早就形同虚设了。
千两银子,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个惊人的可怕数字。然而,对朝堂高官们来说,这点数额都挑不起他们的眼皮。
就拿这朝堂里站着的二十多位重臣来说,哪一个不是家资丰厚?
就说去年王易的贪墨巨案,贪墨索贿的数字竟有百万两之多。
>>>点击查看《度韶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