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
大小姐专程前来,就是为了给自家儿子/夫君看一篇文?
苏元尚的双亲和夫人都懵了。
谁都知道苏元尚从来不是以文采出名的啊?
“没兴趣。”
苏元尚也不出预料地摇了摇头,打了个响亮的酒嗝,丝毫不给面子。
他现在什么都看开了,也不在乎什么得不得罪族中大人物的事,若非还有家人需要顾及,他甚至连表面的客套和礼节都想省去。
这毫不客气的话一出,一旁他的家人都快把心提到嗓子眼了,想要开口劝,又自知无用,更怕好心帮倒忙,火上浇油,只好紧张地看着苏炎炎。
苏炎炎却依旧平静,从袖口取出一个信封,“夏景昀写的,我誊抄的。他走了,去中京城了。”
说着她就直接让侍女递了过去,仿佛很有信心苏元尚会接。
苏元尚听见夏景昀的名字,眼神恢复了几分的清明。
在听到夏景昀走了的消息,憔悴的神色中,更是莫名露出一丝怅然,犹豫了一下,真的伸手接了过来。
他缓缓打开了信封。
这些原本他每日都要处理许多的信件,自打回来之后,就已经许久没有触碰过了。
抽出信纸,纸上的文字跃入眼帘。
【岳阳楼记】
【崇宁二十三年冬,余过岳阳郡,与苏家俊彦会于岳阳楼,赏其美景,纵论天下,感触良多,作文以记之。】
他面无表情,继续往下看着。
当看到那句【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时,浑身仿如过电般一激灵。
这不就是他现在的样子吗,丢官去职,落寞还乡,满目萧然,如何能不感极而悲呢!
他抿着嘴,脸上第一次在漠然的表情之外,多了些旁的情绪。
苏炎炎双目紧盯着他,心头也无声地期待着。
她来这一趟,不是为了她自己,也不是为了苏家,而是为了夏景昀。
她看得出来夏景昀对苏元尚的推崇,也默契地感知到了夏景昀想将苏元尚收入麾下的渴望,和始终都未能成功的遗憾。
所以,在拿到这篇岳阳楼记之后,为夏景昀的壮阔胸怀所感动之余,她也想着,帮他走这一趟,试试能不能让苏元尚重新振作起来。
对这一点,她并没有把握。
苏元尚的目光在那一段停留良久,继续往下看去。
看到了把酒临风、宠辱偕忘的快意,不由想起了自己意气风发,成为大夏官场上一颗耀眼明星的时候。
俱往矣。
天空仍旧是阴霾密布。
苏元尚叹了口气,忽然又觉得有些意兴阑珊。
但有始有终,是刻在他骨子里的东西,下意识地还是继续看了下去。
然后,他的心便像是遭了重锤猛地一砸。
还不止一锤。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情绪陡然升起的三句,就仿如接连的三记重锤,蛮横粗暴地将他自我封闭起来的心门砸得粉碎。
你不是罢了个官,就在那儿自怨自艾、自暴自弃了吗?
去你大爷的封心锁爱,借酒消愁!
我告诉你,一个真正牛哔的人就应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像容得下这洞庭湖的淫雨霏霏和春和景明一样,容得下人生路上的起起伏伏。
伱心态调整好了,然后呢?
就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干点什么不能心怀天下?
什么?你问我为啥要这样?
因为一个我觉得你苏元尚就是个这样的人,是如同古时候的仁人志士一样的人。
这样的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苏元尚彻底醒悟了。
他想起了自己寒窗苦读时,在心头立下的那些誓言;
想起了在听族人赞颂苏老相公,自己也满怀景仰地暗自生出的志气;
想起了自己曾经看着那些官场失意者时心头难免的自鸣得意;
想起了曾经对那些稍有挫折便改变初心,明哲保身甚至于同流合污的同僚时,发自内心的鄙夷;
想起了百姓们的困苦,想起了家人们的期望,更想起了夏景昀接连数次登门拜访的执着和不甘离去的遗憾
但即使这样,对方还是写了这么一篇文,试图让自己幡然醒悟。
自己曾将其当作衣钵传人,但现在来看,对方才是自己人生路上真正的引路人啊!
他自己浑然不知,在一旁众人的眼中,他原本淡漠的表情在这一篇文下,骤然变得生动了起来。
震撼、迷茫、悔恨、羞愧、感慨,跟赶大集一样轮番出现在他的脸上。
>>>点击查看《第一权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