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阵子没写,找不着感觉,字数更得少了点。
——
关东联军和董军,两军对垒,敌我之间,各有短长。
关东联军其长在:州郡并起、声势浩大,有士林的舆论支持。
董军其长在:倚仗坚关、兵精将猛,控制着朝廷、天子,以为“大义”。
关东联军的短处是:起兵的诸侯们各怀心思,其中大部分人更注重的是“私利”,而非“公义”,袁绍只是名义上的“盟主”,并不能真切地统一诸路,更无法使臂使指地去指挥他们。
董军的短处则是:因在舆论上处於下风,又是“客场作战”,假以时日一长,必将士气不振。
对此,联军中和董军中的明智之士都能看出,所以也才有了荀贞、李儒、贾诩等人分别针对董军“士气”而提出的各种说法,但不管董军的“士气”最终会如何,至少在目前看来,特别是在董卓接受了贾诩的建议,又再一次地给部曲将士大发赏赐的情况下,短期内董军应还是能保持一个较为高昂的战斗状态的,换言之,也就是说,在经历了荀贞、曹操等义军这边的一次进攻、董卓的一次反击之后,当下义军和董军间的战局从攻守暂时转入到了僵持状态。
转入僵持状态后,现在两边比拼的就是耐心和粮饷实力了。
董军那边不说,只是义军这边。
荀贞是不缺耐心的,因从孔伷那里弄来了大批的粮秣,几个月内,他也不缺粮饷。
可荀贞、孙坚不缺,不代表别的义军就不缺,袁绍、袁术可能还好点,过了三月,入了四月没多久,酸枣的那十来支义军就坚持不下去了。
首先一个,粮饷方面。
一个是粮饷。
酸枣计有步骑兵马十余万,人吃马嚼,日用极大,从正月起兵至今已有两三个月,他们各路兵马自带的粮食已然被各自吃得差不多,快要没了,酸枣属陈留郡,是张邈的地盘,陈留郡不大,靠此一郡之力,就不说张邈愿不愿意,就算他愿意,也是养不起十几万兵马的。
再一个是军衣。
入了四月已是初夏,天气转热,可很多义军来酸枣的时候压根就没想起带夏装,只有冬衣,二月、三月还好,或者敞个怀,或者怎么样,勉强能凑合,到了四月,这冬衣是怎么也没法儿穿了,可又没夏装,不少兵士都打起了赤膊,或者仅仅穿个内衣,一入营中,到处都是光膀子,毫无军风军容,不好看、不像个军队不说,这种状态和模样也上不了战场。
其次一个,耐心方面。
起兵以来,酸枣义军合兵联驻几个月,从开春到入夏,只有曹操、鲍信出去打了一仗,结果败了,还是惨败,曹操几乎全军覆没,前不久,袁绍、袁术又各败一仗,而且也称得上是“惨败”,袁术损失不小,自家门口被大杀一阵,王匡亦如曹操,几全军覆没,总得算起来,整个联军这么些月,也就荀贞、孙坚打了点胜仗,可那点胜仗算什么?根本影响不了“大局”。荀、孙连伊阙关的关门都没瞧见,只出郡了百十里,曹操那边一败,他俩就撤回去了。
整个来看,董军似乎是“不可战胜”的,胜利“遥遥无期”,或者说,就别说“胜利”了,再打下来,恐怕一个个步曹操、袁术、王匡的覆辙,尽数兵败都有可能。
所以说,酸枣的那十来支义军都已没了斗志,也没了等下去的耐心。
粮饷军衣缺、又没了耐心,顺理成章的,四月中旬起,酸枣的联军便开始了陆续归郡。
颍川郡中,荀贞、孙坚听到了这个消息。
孙坚得闻此讯的当时,就来找荀贞。
“贞之,你听说了么?酸枣那边撤军了。”
“听说了。”
“十余万步骑,以讨贼为名,会於酸枣,屯驻数月,除曹、鲍二君,余者无一战,我闻彼等唯日日饮酒高会而已,如今食尽星散,我真是羞与彼等为伍!所谓英雄名士,徒为天下笑柄。”
孙坚是以军功起家的,和酸枣那些“坐谈名士”从本质上就不同,根本不是一路人,说到气恼处,他涨红了脸,紧握着剑柄,看架势只想拔剑出来斫案泄愤。
荀贞因早知酸枣联军就是这么个结局,而他本人又是“出身”士族,平时与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士人”来往甚多,对所谓的那帮子当下之“清流名士”也有着远比孙坚更为清楚地了解,故而倒是没有什么吃惊、气愤的心情,他笑道:“文台岂不闻‘唇矛舌剑’乎?”
“唇矛舌剑?”
“以唇为矛,以舌为剑,此乃彼辈风范,论及疆场厮杀、勇敢任事,本就是不及文台远矣。”
说到这里,荀贞心中一动,想道:“前世我闻之‘嘴炮’二字,说的其实不就是‘唇枪舌剑’么?”无论古今中外,总会是有这么一些人的,“坐而论道”,滔滔不绝,手握舆论,为天下所“重”,而实际上其所讲所论却是空中楼阁,不切实际,放到具体的事上他们“百无一用”。
得了荀贞此赞,孙坚怒气稍减。
他拔出剑来,
>>>点击查看《三国之最风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