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最风流 > 三国之最风流目录 > 章节目录 232 公路蔑辱拒应旨(三)(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三国之最风流 章节目录 232 公路蔑辱拒应旨(三)(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此侠举,臣以为,却也不足为奇。”

    要说不足为奇,还真是不足为奇。

    当下之世,任侠使气之辈多了去了,外则如现之各地诸侯,袁绍、曹操、袁术等等,内则如今之朝中高官,包括刘协身边的近臣们,丁冲、皇甫郦等等,年轻时干过尚气任侠之类荒唐事的,着实为数甚多。相比那些杀人报仇的,刘备只是和别人打架斗殴,其实根本不算回事。

    谈谈说说,不知觉间,已至颍川郡界。

    如前文所述,整个移驾队伍在最前头的,是荀贞所部,而又居於荀贞所部之最前者,是荀敞所部。荀敞亲自来向刘协、荀贞禀报:“启禀陛下,启禀将军,豫州州府诸从事、颍川郡丞韩暨、颍川诸县长吏、刘备与颍川各县之士绅、父老,正在前边郡界,迎候陛下。”

    正说刘备,又闻刘备。

    刘协奇怪地问荀贞,说道:“刘备缘何在郡界迎候朕?他不是在公的军中么?”

    荀贞答道:“陛下,还是袁术、吕布进犯颍川那次,故豫州刺史孙坚不幸战死,孙策向臣求援,臣遣刘备助策,迎击袁术、吕布诸军。为便於刘备破敌,臣当时上表朝中,举刘备为颍川太守,然因道路远隔,未能得到朝廷的诏令,臣不得已,行权宜之计,叫他暂领颍川。因是此故,陛下此次移驾幸许,臣令刘备先还颍川为迎驾做准备,故他现在迎候陛下的官吏、士绅之中。”

    在刘协的车驾到达洛阳之前,为了避免尴尬,朝廷提前下诏,拜任张纮为河南尹、荀衍为河南都尉,而却为何听荀贞这番话中意思,刘备没有得到朝廷正式诏任他为颍川太守的令旨?

    刘备确实是没有得到朝廷诏任他为颍川太守的令旨。

    这是因为,荀贞没有打算让刘备继续来做颍川太守,所以根本就没有呈送请朝廷授任刘备颍川太守的上表。

    刘协到了许县以后,许县将成为事实上的大汉新都,则那个时候的颍川郡,就好比是现下的河南尹,天子脚下,首善之区,帝都之所在,四方之瞩目,政治上的地位将会得到飞跃的提升,颍川太守之任也就将会变得十分重要。如此重要的职位,荀贞又怎可能还叫刘备来担任?

    他与戏志才等已经商量定下,准备把陈登从徐州琅琊郡调过来,出任此职。

    只等刘协到了许县,荀贞就会正式上举荐陈登的表文。

    则又说了,为何把陈登调过来出任颍川太守?

    既然颍川太守的地位将会变得非常重要,为何不从戏志才、荀彧、陈群等士中择一人,请朝廷任为此职,却把陈登不远千里的从徐州调过来,出任此职?

    这是出於两个缘由。

    其一,戏志才等都是颍川郡人,本郡人没法出任本郡的太守。

    其二,陈登在荀贞帐下的资历虽然不及戏志才等人,但对荀贞一直忠心耿耿,亦是荀贞足可以信任的一个人,那么把他调过来出任此职,在政治上是完全可以放心的;同时,陈登很有能力,在能力上也完全可以放心。

    这两个缘由以外,还有一个考虑,就是陈登是徐州士人中的翘楚,在徐州士人中的影响力,仅次於张昭、张纮等老一辈,把他从徐州调过来,由他出任颍川太守,也有利於巩固荀贞帐下那些徐州士人对他的忠心和凝聚力。

    荀贞的这个打算,目前知道的,只有戏志才等寥寥数人,就是刘备,亦尚不知。

    听完荀贞的解释,刘协恍然,点了点头,说道:“原来如此。”

    钟繇说道:“陛下,这些迎候的官吏、士绅,定然是早就郡界恭候了,敢问陛下,要不要接见一下?”

    “以后,朕就要常在颍川了,他们都是东道主,朕自是要见一见的。”

    钟繇深知本朝故事,听到刘协说出“东道主”三字,心中顿时一动。

    光武皇帝创立大业的时候,曾经说耿弇是他的北道主人,又曾经对邓晨说,“卿以一人从我,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值此刘协移驾,刚到颍川郡界之际,刘协说出“东道主”三字,这是他的无心之言,还是因他欲以光武帝为榜样,而不自觉的学刘秀说话?

    钟繇虽难以猜测得出,然圣意不可贸然问之,他也就只能将之放下,未有询问。

    钟繇就代刘协传下旨去,命令队伍暂停前进,於道边选了块合适的地方,临时搭建大帐,接着召迎候的官吏、士绅来见。

    大帐建好,刘协下车,入进帐中等候。

    约小半时辰,百余人自东边来至。

    这百余人,年老者满头白发,年轻者二三十岁,或是豫州州府的官员,如吴景等等,皆在其中;或是颍川的官吏,如韩暨、刘备等人,余下的都是颍川各县的右族名士。

    众人到了大帐外边,等了不多时,帐中传出口谕,招他们入内觐见。

    进到帐内,吴景、刘备、韩暨领头,百余人五体投地,三叩九拜,行大礼。

    礼毕,众人伏在地上,听到一个少年人的声音响起:“公等请起。”

    吴景、刘备、韩暨等从地上爬起来。
>>>点击查看《三国之最风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