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帝国风云 > 帝国风云目录 > 帝国风云正文 第六百二十章 现代海军之父(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帝国风云 帝国风云正文 第六百二十章 现代海军之父(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别是在和平时期保持一支强大舰队的必要性。

    最终,海军的裁军方案大幅度缩水。

    按照一九五五年底订下的裁军计划,中国海军最终将保留二十八艘舰队航母、并且把十二艘舰队航母与十二艘小型航母改造成两栖攻击舰,还将保留三十六艘防空巡洋舰,四十八艘多用途巡洋舰,七十二艘大型驱逐舰、一百二十八艘反潜驱逐舰、一百零八艘潜艇、以及一百二十四艘各类登陆舰。

    这个规模,比按照最出制订的裁军方案裁减之后增加了百分之三十。

    更重要的是,在减少裁减规模的同时,海军还获得了建造新式战舰的机会。

    最重要的,莫过于大型航母了。

    早在一九五二年,海军就获得了建造四艘大型舰队航母的第一笔拨款,而海军只花了四年时间就完成了大型航母的设计工作。一九五六年,海军正式启动了“琉球群岛”级大型航母的建造工程,首舰“琉球群岛”号在当年就正式动工建造,而后继三艘,即“马里亚纳群岛”号、“所罗门群岛”号与“新赫布里底群岛”号在接下来的两年内陆续开工,该级航母也正式拉开了大型航母的历史篇章。

    虽然在此之后,出现了航母的大小之争,即部分海军将领认为,在核时代,大型航母是敌人核武器的理想打击目标,因此主张放弃大型航母,转为建造小型航母,但是中国海军从此之后所建造的,全都是大型航母。

    一九五六年,海军还获得了一笔额外拨款,即设计第二种大型航母。

    后来,这种被命名为“冯承乾”级的大型航母,开启了中国航母的标准化时代,而且是中国海军建造的最后一种常规动力航母。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在战后援助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为中国海军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键就是,负责战后援助的是顾祝同,而不是某位陆军将领或者空军将领。

    设想一下,如果不是由海军将领来负责战后援助工作,那么中国海军肯定无法在其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

    从某种意义上讲,顾祝同为中国海军做出的贡献,已经可以跟冯承乾相提并论了。

    可以说,冯承乾是中国海军之父,没有他,就不会有中国海军,甚至不会有民主自由的新中国。只是,冯承乾的主要贡献,是在近代为中国打造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并且率领这支海军战胜了最强大的敌人。与之相比,顾祝同除了是中国海军近代史中最为耀眼夺目的将军之外,其主要贡献是为中国打造了一支现代化的海军,一支在第二次世界之后的数十年里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

    显然,没有顾祝同,就没有现代中国海军。

    要知道,中国海军在战后二十年内的发展轨迹完全由顾祝同一手策划,而中国海军在此期间建造的所有战舰,从大型航母、核动力航母、核动力巡洋舰、核潜艇、战略核潜艇到多用途驱逐舰等等,无一例外的都有顾祝同的影响。

    由此可见,称顾祝同为“现代中国海军之父”也不为过。

    正是如此,人们知道得更多的是战后的顾祝同,而不是战争中的顾祝同,而且对顾祝同的评价,也主要集中在战后。

    说白了,仅仅是主持战后援助,就足够让顾祝同名留青史了。

    不可否认,战后援助具有极为重大的影响,可是对中国海军来说,打造一支现代化的军事力量更加关键。

    显然,这是一项更加适合顾祝同的使命。

    原因很简单,丰富的战争经验、以及对海军战斗力的深刻认识,让顾祝同极为了解技术进步所产生的影响。

    海军是高技术含量军种,对新技术的重视与应用,直接决定着海军的未来。

    可以说,在这方面,顾祝同与冯承乾极为相似。

    也许,这才是冯承乾看重顾祝同的地方。(txt下载请到htt-://-WW-75TXT-co。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书海阁()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帝国风云”查找本书最新更新!本书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地址为。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六百二十章现代海军之父)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切记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点击查看《帝国风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