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棚的建造地址选在山后四五里处,那里是一处山谷,地势开阔平坦,附近有几座废弃的煤窑。
山西多煤,虽然在明代开采规模较小,但有煤的地方,小煤窑经常可以看到。但建在山中的煤窑却并不多,只因为这里的煤质比较特殊,属于高质焦煤。这种煤最适合冶炼钢铁,市价远比普通煤高,因而虽然地处偏僻,却有人不嫌地点荒僻前来开采。
以前这些煤窑一直开着,自石楼山被贼寇占了之后,再没人敢进山采煤,便一直荒废到现在。罗刚已经派人进行了简单的清理,重新进行开采。
更难得的是,山谷中还有一处山泉,水色清冽,适合饮用,也可为打造铁器提供水源。
当初罗刚一到此处,当即便确定把这里做为军器司的地址,当然了,军器司这个称谓还只是他的腹案,并未对任何人说起。
铁匠棚很简单,是一趟以木柱支起的长棚,结构很简单,功能也简单,只要能遮雨即可。这种棚子罗刚准备先建六排,每排十五步,整齐并列而设,足够五十座铁匠台同时开工。
罗刚只是提了总体设想,具体实施由那些铁匠和木匠商议进行,所需人手,罗刚具体调配。
到现在为止,铁匠棚只建成两排,因为比铁匠棚更重要的是匠人们的住处。这里虽然离山寨不远,若每日奔波既浪费时间也耗费体力。
罗刚的计划中,铁匠和木匠便吃住在此处,山中木材无穷无尽,先于铁匠棚已经搭起五栋木屋。先安顿好这些匠人,其他的房屋再陆续搭建。
罗刚来到铁匠棚,和干活的人打过招呼,四处看了看,见一座搭好的铁匠台上炭火尚未完全燃尽。
略一沉吟,他直奔第一间木屋而去。
“把总来了。”
罗刚一迈进屋,里面的铁匠立刻站起来迎接。
“大伙不要多礼,我随便走走。”罗刚微笑道。
裘铁锤接言道,“听山上的兄弟说,把总每日忙得和陀螺似的,哪能有空闲出来啊,我看把总是惦记着那张图吧!”
“刚好顺便来看看,老丈不要着急,尽量想办法就是。”
“要不说把总来得巧呢,就是你不来,老汉我也要去找把总。”
罗刚眉毛一挑,问道,“莫非有什么好消息?”
“猜着了,果然是大好消息。”裘铁锤哈哈笑着,把罗刚让到一个木板搭成的简易木台前坐下。
其余十多位铁匠都面露喜色,围了过来。
木台上,乱七八糟地放着一些图纸,还有几个小巧的铁件。
裘铁锤拿起一个铁件,递给了罗刚,“把总你看,这便是老汉造出来的绷簧,嘿嘿,说错了,是弹簧。老汉叫绷簧叫习惯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东西比绷簧更精细,弹劲更大才叫弹簧的。”
罗刚只笑了一笑,接过了那根弹簧。他才是因为叫习惯了,在图纸上顺手写下了“弹簧”两个字。其实弹簧与绷簧的差别不大,倒是裘铁锤提出的精度和弹性确有不同。
为了不误导这位老人,他想了想说道,“倒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不过图上所画的部件,对这两样的要求的确很高。”
“这个老汉看出来了,在登州时,老汉见佛郎机人的绷簧比咱大明制的好,便跟他们请教了一番,技艺大有长进,要不然也做不出这么小巧、有劲的绷簧。”
罗刚点了点头,不再说话,只用手轻轻压缩,检查这根弹簧的弹性。许久,他就那样试着,不说一句话。
裘铁锤和众铁匠们全都屏住呼吸,紧张地看着,焦急地等待着。
“老丈,不错,你们的确是技艺高超,暂时没发现什么问题。”终于,罗刚开口说话了。经过方才的检查,无论从韧性还是弹性都很不错,恢复度也好,只是这样的检验看不出耐疲劳程度,只能事后检验了。
听罗刚如此说,裘铁锤等人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脸上又重现出先前的喜色。
“老汉哪敢居功,都是把总图上画得清楚,注释也说得明白。用钢打造,无外乎是火候的问题。我们一共试了二十六次,只有这件最让我们满意。”
“老丈,你们辛苦了。”罗刚这才注意到,这一帮铁匠,头发蓬乱,眼睛都有些发红。看来他们定是黑天白夜连着干的。
“哪里敢说辛苦,这是我们的本份。”裘铁锤嘿嘿笑道。
罗刚缓缓看向每一个人,低沉着声音道,“大伙都是好样的,就冲着诸位师傅们的劲头,每人打赏一两银子,回头我派人送来。”
“这......这也太多了吧!”众人瞠目结舌,一时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这一次打赏就赶上半月的工钱啊!
罗刚微微一笑,“怎么?还嫌银子多吗?”
“不是,谁能怕银子咬手呢?”裘铁锤道,“可是,我们这帮人还什么都没干呢,也算无功受禄啊!”
“那就当给你们预付的赏银吧!”罗刚扫了一眼台面,说道,“说说别的部件吧。”
“如此就多谢把
>>>点击查看《明末攻略》最新章节